六、孔子的前世与今生(1)

 

“大众是不靠谱的。”这话好像王朔说过。因为“不靠谱”,所以大众的心理总有一种起哄的快感,看到长着同样的面孔的人却比我们大众高出一大截,便在潜意识里生出一种把这人拉下来的冲动,一旦让伟人入了我们的伙,那么我们就再也不用被人鞭策着去追赶伟人了,就可以和从前一样地优哉游哉了,谁也用不着羡慕谁,谁也别笑话谁。大家平等了。

大约是为了迎合公众的这种“拉名人下马”的趣味,文化界流行了揭丑,扯下高高在上的名人们的遮羞布,我们不是名人,谁也不是名人。这种现象有人美其名曰还原名人的真实面目,让名人更有亲和力。孔子自然也不能例外,他成了下岗职工,成了找不到工作、租不起房子的“丧家狗”。孔子从来不掩饰自己想当官想发达的愿望,表示如果能有钱,干拿鞭子的工作都可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去当城管都愿意。孔子身边的好朋友并不多,有很多心里话他只能给学生说。寂寞的时候,他有机会就跟学生说,为官之道我很懂,比如说和下大夫该怎么交往,和上大夫又该怎么交流,和国君说话该怎么样说,这些礼节我很懂的,孔子这些话明显有书生气,所以说归说,事实上他做官很不成功,比起他的学生子贡来差得很远,而且在国际上子贡的名气甚至比孔子还大,而子贡呢?还是什么都听老师的,赚钱了还得拿过来帮助老师。

孔子这个人不安分,又备受挫折,很沮丧的一个人。他的主张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不是特多人听。他有一句著名的感叹: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这样的人,我还没有见到过。说起那个时代的女人,他更是毫不留情地说:女人和小人一样难养。可见孔子不是个富有女人缘的男人,尽管他的身高和姚明有一比。

孔子爱听音乐胜过爱吃肉,但他酷爱的是韶乐,绝对的古典音乐,他强烈反对流行音乐,这一点和墨子差不多。而且,孔子还要求他的学生一定要读诗,这些要求都是超小资的,属于贵族欣赏的,一般劳苦大众肯定更喜欢“窈窕淑女”之类的流行音乐,这是孔子很反感的音乐。流行音乐就不是音乐了吗?宋代的时候程朱理学闹得那么热闹,可是大众都在唱柳永,有几个人理会韶乐是个啥调调?

孔子“五十而学周易”,很刻苦,几至“韦编三绝”。对《易经》理解之深,古今中外无人能及,他一定是从卦象中得知自己的思想被后人恶化,毒化,伪化,异化。他忧心忡忡。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终于完成了《春秋》这篇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历史巨著。据说,为了预测这篇文章的后世评论,孔子占了一卦。突然他面色铁青,仰天长叹:“没有人知道我呀,没有人知道我呀。”随后倒地,呼吸、心跳停止,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