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年短暂的官场生活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孔子是优秀的教育家,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对吧?他是开创平民教育的第一人,但我的疑问是:孔子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吗?他是在仕途受挫、遭排挤下台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在一棵杏树下讲课的,他讲课的最初目的还是想干预当时的政治,想实现他自己以仁道治国的政治理想。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热情,有抱负,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君王对于他,既不抓他,也不警告什么,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和若即若离的手段。

真正算起来,孔子进入官场当官的时间不过区区四年多,据说是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被逐下台。四年多的官场经历,很快过去,此后,无论他怎么折腾,就是没有人再想起用他。50多岁的他,无奈之中,忧郁地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这一游说,就是14年!整整14年啊,风里来,雨里去,东奔西走,自我推销,嘴唇都快磨破了,就是没有一个国王肯让他当官。14年中,像丧家狗一样,挨饿,生病,甚至被追杀,险些丧命。一直到68岁,孔子无奈之下回到鲁国,也不见鲁国的国君起用他。他再也没有参与政治的机会,空有一腔热情,更与何人说?

孔子追述自己一生艰苦奋斗的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自15岁到处拜师学艺,刻苦学习,认真做学问,看到三个人一起走路,就觉得其中一个一定可以做他的老师。20多岁干的什么?他没有说,据史料记载,自20多岁起,他梦寐以求的就是要当官,想走仕途,所以经常思考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学问积累了不少。到30岁时,在鲁国已经有点名气了。他和鲁昭公关系还不错,生儿子的时候,鲁昭公还来给他祝贺。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这是一个很高规格的会谈,表明孔子已经被上流社会认可了,上层领导已经不敢忽视他的存在了。孔子与齐景公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和齐景公成为朋友,建立了私人联系。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军事政变,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老朋友齐景公对孔子的到来非常重视,很想重用他,齐景公甚至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一个外来的“流亡”知识分子却受到齐景公如此的厚遇,齐国的那些官员受不了,嫉妒了。凭什么呀?孔子算什么呀?有何德何能?他们决定给孔子一点教训。

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得到消息,马上向齐景公求救,说他们要谋杀我,现在我在你的国家,你是国君,救救我好吗?没想到,齐景公摇头叹息说:“吾老矣,弗能用也。”万般无奈,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权力很大,他们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当时被称为“陪臣执国政”,鲁国国君的权位被架空了,孔子想当官,国君再喜欢也无能为力。鲁定公九年,孔子终于正式步入官场,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一年后,升为小司空。54岁时,孔子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孔子很想大干一场,做出更大的政绩来。

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也就是要削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的权力,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没想到,根本拆不动,人家不可能坐以待毙。堕三都的行动夭折了,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这个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从此恨透了孔子。决定找个机会罢免孔子。

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季氏告诉孔子,识趣的话就自动辞职吧,给你个面子,我决定不再任用你了。孔子知道,再呆下去,有杀身之祸。逼不得已,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后来称为周游列国的游说之路。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