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万金,重奖之下出勇夫

汇源成立以后,朱新礼立即决定转产果茶(即果肉饮料)。1992年中秋节前夕,他派出了设备考察组,相继购进了3条国产玻璃瓶装生产线。厂房不足,就同驻军部队和县副食品加工厂合作,利用两单位的闲置厂房安装生产线。经过反复调试,生产线终于投入生产。

1993年2月6日,朱新礼和汇源员工带着500箱果茶,来到北京长城脚下的一座军营,为赴柬埔寨担负维和任务的部队官兵送行。400名维和部队官兵为汇源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和分列式,并向汇源回赠了主题词为“军民并肩 走向世界”的锦旗。

1993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汇源果茶成为“两会”特供饮料,在“两会”上大秀了一回,代表们开始知道山东有个“汇源”。

产品出来后,尽管口感、质量受到大家的好评,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刚刚走向“市场经济”,没有人做过销售,大家都习惯了“等客上门”、在家不求人的日子,没有人愿意去推销,也很少有人敢出去推销。货销不出去,都压在仓库里,朱新礼意识到了销售的重要性。万事开头难,要打破这个瓶颈。如何让大家勇敢地走向市场?

朱新礼推出了重奖政策,当月销售状元奖励1万元,第二名奖励6 000元,第三名奖励3 000元。在一次次的会议和引导下,到月底,陈章明依靠同学关系在德州发了一批福利,销售额仅有6 000元,却成了当月的销售状元。第二名销了2 000多元,第三名销售额只有几百元。大家都开始悄悄议论:现在公司刚起步,资金这么困难,这个奖能兑现吗?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过去领导说的话,从来都不兑现,他们也不相信朱新礼能兑现。再说了,卖的钱全奖给个人也不够。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在表彰大会上,朱新礼不但兑现了奖金,还号召全体员工向获奖的销售人员学习。这一举动轰动了全厂,当时的1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一个普通工人要干差不多10年才能挣这么多钱。

在巨奖的刺激下,许多后勤、车间工作人员也都积极投入到销售中来,掀起了全员销售热潮。

员工们从不愿意干销售,到争先恐后奔向市场,新的销售竞赛开始了。汇源的销售人员从山区小镇走向了周边中、小城市,走向了北方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使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以前一些不愿意、不懂销售的人员也被推向了市场。借此,也锻炼培养出了一大批销售人才。

奖励额大于销售额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用朱新礼的话就是“打肿了脸也得充胖子”,这就是诚信,否则你的话没人信。

然而此时的朱新礼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据汇源的创业元老张宗忠回忆,当初他刚进公司时,被安排到办公室工作,负责公司的通信设施安装。

在1992年,沂源县城还没有一部程控电话,汇源唯一的一部程控电话还是总裁从外面租来的。虽然只有这一部程控电话跟外界交流,朱新礼却请人在正对厂大门的墙上写了四个大字:“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在当时是很少有人想得出的,思维一直超前的朱新礼却从汇源成立开始,就把汇源定位为要走向世界的企业。

做世界性企业,这是怎样的雄心!可是前路渺茫,谁能想到接踵而至的又会是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