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朱新礼被调到沂源县任外经委副主任。当时外经委的办公室,1间屋子里坐6个人,其中1位主任,4位副主任,1位秘书。5个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开会、讨论、批文件、看报纸,唯一的秘书扫扫地、打打水、迎来送往。
朱新礼所面对的工作模式,是一些政府机关部门典型的工作模式――朝八晚五,报纸茶水。对多数渴望“当官”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朱新礼可是个闲不住的人,很快他就烦了。幸好,他还有爱学习、爱读书、爱看报的嗜好。
在机关里工作,倒是可以成全他这个爱好。于是,工作之余,他就如饥似渴地从报纸、杂志上索取信息,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
1992年春天,87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8日到2月21日,相继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陆续发表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重要讲话。
小富即安、吃老本不符合朱新礼的性格,为了创造个人的更大价值,他果断地作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决定。“现在身体好,精力也旺盛,如果再不干,就晚了。”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朱新礼这样对自己说。
第二天,朱新礼就找了沂源县委书记陈传玉同志,要求“给我一个全县最差的企业干”。陈书记让他找分管工业的丁副书记。
于是,他就走进了丁副书记的办公室。
还没等书记招呼他坐下,朱新礼张口就说:“丁书记,我不想在政府机关干,想去干企业。”
丁书记眼睛都瞪圆了:“新礼,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朱新礼摇摇头:“不是,我已经思考再三,你从全县找一个最差的企业让我去,哪一个企业都行。”
丁书记耐心地说:“新礼啊,算了吧,不要去受那个罪了,好不容易从乡镇企业中出来,就在这里干吧。”
朱新礼再三坚持:“我想闯闯,您就从全县企业中找一个给我吧。”
丁书记看朱新礼态度坚决,最后无奈地说:“你想找哪一个?”
“我一点目标都没有,你说哪一个,我就去哪一个。” 朱新礼说得极其认真。
看到他是铁了心想要去企业,丁书记沉思了半晌,然后说:“有一个罐头厂,是1984年建的,你去那里怎么样?”
朱新礼爽快地回答:“可以。”
自此,朱新礼毅然跳进了充满惊涛巨浪的“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