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状况(2)

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中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逐步放开搞活;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了政策性关闭破产;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攻坚,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整体扭亏为盈;中央、省、市(地)三级政府都组建了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政府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的分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步伐,大大促进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

(三)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1)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目前半数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超过90%,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由30. 4%提高到64. 2%。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

(2)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截止2007年底,国有资产总量达到116 200. 4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294 639. 7亿元。在2008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中,有19家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入围,比2002年增加了13家。

(3)国有经济布局不断得到改善。近些年,按照中央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整合重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户数从2002年的15. 9万户减少到11. 5万户,通过整合资源,减少了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发展形成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优势企业。

(4)努力做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截止2007年底,全国共有1 299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安置富余人员233. 8万人。其中76家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案已获批准,共涉及改制单位5 200个,分流安置富余人员86. 4万人。

(5)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改革。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初步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特别是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

(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实行了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加强了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实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试行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

总之,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国有经济活力显著增强。2002~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年均分别增长18. 6%、36%、20. 4%。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上缴税金1. 77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4. 5%。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的发展情况更加令人振奋,这5年中央企业平均每年资产总额增加1. 5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石油,销售收入增加1. 3万亿元,实现利润增加1 500亿元,上缴税金增加1 000亿元;2007年,上缴税金8 80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 6%。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