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要收集这么多领域的信息,时间绝对是不够的,所以此时被领导者的作用对领导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被领导者能够系统化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支持领导,那么领导不仅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生动的学习资料,而且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相关领域作出最佳的决策。
从一般社员到经营者,每个人都经历过与自己上司的矛盾冲突,严重者会因为这样的矛盾冲突离开公司。大部分这样的现象会被归咎为各自不同的品性、气质和他们之间价值观的差异。
但就这个问题,《哈佛商业评论》有不同的看法。它们认为不同的业务处理方式、各自对彼此不同的期待,特别是对轻重缓急的不同理解带来的想法差异会让冲突越来越严重。其实,既然我们在用比和家人相处更多的时间和同事共处,具有这样的紧密关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分享这些关键信息呢?
一起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我们自然会了解同事的兴趣甚至家庭情况等细节,这很容易让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了解他的全部心思。所以,我们才会误认为就算不讲明细节,领导也会知道下属想要什么。
夫妻间也会有互相不理解的部分,何况是不同个性的人组成的组织,怎么能期待上司和同事会完全了解我们的想法呢?实际上,很少有上司能准确把握下属的期待、业务满足度、不满情绪等,而此类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
“信息应该多大程度地共享?”每一个职场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哈佛商业评论》给了我们如下答案。
“每一个业务流程都为上司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信息(Keep the boss informed through processes)。”
组织生活中,被领导者应注意的事项:
1. 不要试图改变上司。
2. 不要与上司竞争。
3. 不要有事才去找上司。
4. 不要给上司“意外惊喜”。
5. 就算上司的指示不得当,也不要当面顶撞。
6. 没有改善对策,就不要批判。
7. 上司也是人,称赞他吧。
成为沟通的纽带
企业内的业务大部分是通过沟通完成的。能够具备多少可信的沟通渠道会决定我们处理业务的效率。特别是对领导,这样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对于被领导者来说,能不能起到一个可信赖的沟通渠道的作用,会成为判断其能力的重要标准。
领导也需要被领导能力,因此,作为领导需要兼备两种沟通渠道能力。
第一,需要向上的沟通渠道能力。
作为下属,因为处理具体业务的时间长,所以会比领导得到更多的业务相关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下属需要整理上司需要的信息并主动传达给上司。传达过程中,应避免单纯的情绪化不满、批评等内容,但传达对现状的建设性批判以及部门下属的最新变化等信息对上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