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选载(8)

爱好不仅仅使得你不累,还能让你非常具有个人魅力。一个人基于爱好干活,跟人家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富有热情,而人们会被热情所感动,这就是感召力。以前的革命家分两种,一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去的,那叫功利革命家;还一种是职业革命家,爱好革命。古巴有个革命家叫切?格瓦拉,古巴革命成功了,他只好张罗着到其他地方去革命,先是安哥拉,然后又跑到南美洲,最后自己被革命了。他宁愿被革命,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他自己的爱好。今天我们有很多人都特别崇拜他,觉得他很有魅力,就是因为他从事了一项自己深深爱好的事业。

在一个团队里,你是领导,但是当这个领导如果不是基于你的爱好,那下面的人就会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感觉不到激情。尤其现在的80后90后,眼睛又毒,心里会嘀咕:就你这样还领导我,没戏。这是爱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我这人好演讲,用北京话说叫话痨,而演讲是能成“家”的,爱演讲的人靠演讲就能成演讲家。当然过去不让演讲,当个相声演员什么的也行。基于爱好来做,我就有自信,不见得我讲的道理都对,但是讲的却让人觉得很有道理。有的人讲真道理,但是照着念,听起来反而跟假的一样,这就是爱好和非爱好的区别。再比如,在学校,如果老师教书不是基于爱好的,学生就不可能成为最好的。因为学生记不住道理,人记道理除非被感动否则不会记住。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爱好,大一点的时候要珍惜他的爱好、发展他的爱好,到再大一点的时候要用上他的爱好,一辈子幸福的根源就在这里。有些人小时候还知道自己有个爱好,喜欢小虫子,或者洋娃娃,大学毕业再问他你喜欢什么,就不知道了。工作喜欢什么不知道,连吃个饭都说随便,基本上已经迷失了方向。英文中有个词,叫professional preference,有偏向偏好的意思,你要当左派你往左边走,你要当右派就往右边走,你哪派都没有,你就无色无味无趣。所以快乐幸福首先要用上你的爱好。我有一个同事,他的爱好是数据。他看见我没什么感觉,看见数据眼睛就放光。我跟他就不一样,看见数据没什么感觉,看见人眼睛就放光,所以我可以当演讲家,他可以当数据学家。今天我们看一个团队、一个社会本身的意义,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爱好发挥出来,这样社会就会很和谐,而且人们干活的时候就会富有热情,干得有滋有味,我们对其他人干的事情都会很佩服,这非常重要。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太能确定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我经常鼓励高中生、大学生去实习,干吗一定要实习呢?实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实实在在地在一个地方练习。就像人家问你找对象你要找个什么样的,其实你说也瞎说,不说也罢,还不如给你介绍几个,看完以后就会有相对选择。所以假定你真的不愿去实习,那就跳槽。跳槽也要有意识地跳,你跳槽的目的是为了搞明白你的爱好是什么。我认为28岁以前跳3次槽是没关系的,28岁以后就要注意了,人一辈子跳槽的总次数不能超过5次,因为跳槽跳多了会导致你这一辈子涨工资都涨得特别慢。人在一个单位里,首先要快乐,快乐很重要,通过跳槽,至少有可能找到一个你相对更喜欢的工作。有时候我们发现有的员工从事的这个职业可能真的不是他自己特别爱好的,这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给员工一些选择的机会,比如内部轮岗,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员工跳槽。

爱好是第一位的,这是我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讲的,但爱好本身不见得就能被认同,因为有些东西虽然我很爱好但是并不擅长,所以第二个就讲到专长问题。一个人一辈子想要练就的技能很多,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一个技能,往往就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我是天天写博客的,很多朋友看我的博客,他们说你怎能找到这么多可写的,我说要坚持写,坚持三个月每天都写,写满三个月你就发现写博客容易多了。当对一种行动进行反复操练达到习惯的程度,其所占用的精力和时间资源就会最小化,而这个行动就可以叫做技能。技能是什么,就是一种惯常的行动。有的人天天在家做饭,最后他会做饭了,做饭就是一种技能,写博客也是一种技能,说话老说成了话痨也是技能。很多人老觉得自己不擅长说话,一说话就紧张,像这样的人最需要的是给自己多一些练习的机会。我不是一开始就会说话的,我是在农村出生的孩子,农村的小孩子胡说八道骂娘可以,但是不太会一套一套地说话。所以我上大学以后,办了第一个学生社团,叫演讲协会,为什么?因为我不会演讲。一般大学生是会演讲的去搞演讲协会,我是不会演讲的去搞演讲协会,为什么?因为我知道自己不会演讲所以要培养自己的技能。怎么培养呢?我在学校里组织一个演讲大赛,赛完之后我们有人得一等奖,有人得二等奖,一等奖当副会长,二等奖当常务理事,我是组织者我当会长,经常组织演讲活动。人就是这样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会讲话的人最后你也就会讲话了。所以你要培养一个环境,然后不断地训练达到一定的频度和强度,最后就变成专长了。

其实技能和爱好是略有区别的。爱好是一个方向,就比如每个人都可以演讲,这中间又有一些人特别爱好演讲。把北京的小孩子和上海的小孩子放一起,会发现北京的小孩子比较能讲,为什么?因为北京的老一辈有演讲的传统。把我们中国的小孩和美国的小孩放在一起你就能看出来,美国的孩子相对会讲。美国的小孩从小就会讲,因为美国85%的人不同程度都信仰基督教,周末的时候都要去教堂,在教堂要做testimony(分享见证)。小孩被组织起来学习,要报告本星期上帝爱我了,有件事情帮我做了,然后把这件事说出来。每人都讲故事,讲着讲着他就会演讲了。专长或者技能是中立的,普遍适用在不同的方面,技能有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就是动手。

说到动手我们就要检讨我们现在对待80后和90后的方式。现在父母爱小孩,爱小孩的方式就是不舍得小孩动手,这其实是在伤害小孩的技能培养,动手本身会形成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孩子应该从小培养动手习惯。比如你能坚持写博客,把这写成专长,在一个单位里就很不错了。现在在单位里,让普通员工写个会议纪要,能写得像样的,100个人里不到两个。还有写申请报告,每次让员工写一个活动的申请,还得领导给口述,口述完了他再写,写出来的还跟假的一样。为什么?大家没有动手的习惯。当你有动手习惯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负担,也不会觉得不快乐,还能因为你干得了这事儿,得到别人的认同,增加了成就感,从而感到快乐。

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普通员工,如果会写文字申请报告,说实话,就很容易得到领导表扬,要求真的不高。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你就写博客,天天写自己的事,等你写东西写惯了你就发现写东西就是描述。我现在讲的这个技能都不是专业技能,而是universal,即普通的一般性的技能,但是这些正是工作中间职业成就感的来源,而且因为有习惯,很轻松地就能做了。我们公司搞厨艺大奖赛,后来发现我不该参赛,因为我参赛老拿第一名,老板老拿第一名,人家就会觉得不公平。我发现有的同事拿冠军很轻松,都不用准备的,有的同事进前十名都很困难,因为他平时从来没练过,专门为了参赛才练的,这就是技艺技能和非技艺技能的区别。其实爱好通常会比较单一,但你可以拥有比较多的技能,较多的通用技能可以减轻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负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