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芦絮(4)

挑夫听不懂叽里哇啦的英语,不解其意,唯晓得这些身着军服的洋人不好惹,便怯怯地放下了肩头担子。几个美国兵打着手势,叫那可怜巴巴的男人脱去上衣,露出骨瘦如柴的胸膛,挑着担子站到饭铺门前一条长凳上。挑夫战战兢兢尚未直起腰身,手举相机的大兵又连比划带嚷嚷地指着自己的牙齿示意他“笑笑”。

看着眼前这幅景象,愤怒的火焰在雯的胸中腾地燃着。“真卑鄙!竟好意思戏弄这可怜的乡下人。他们来此,是作为友军帮助中国打日本的,却对我们中国人毫无尊重!”她不忍再看下去,气冲冲地离开了城门。

那年夏天某晚,发生了一件更为令人发指的事件。女校一名学生在街头行走时,忽被几名美军绑架,强行塞入吉普车,疾驰而去。第二天,消息传出,学校一片沸腾。学生会决定上街游行。雯所在的县立中学全体学生纷纷响应,参加了示威队伍。

雯走在队伍的前头,带领学生们呼喊着口号,穿行于小城的几条主要大街。在出事地点,雯代表本地几所学校向群众讲演,呼吁民众关心帮助受害的女生,抗议美军大兵的暴行。

然而,除了当地报纸刊载了一条略表同情的消息外,外界的普遍反应是冷漠的。有些舆论甚至指责那受害的女生不该在黑夜独行于街头,自招其辱。女校的校长也因不愿伤及友谊而拒绝出面向美军抗议,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气愤之下,数所学校的学生会领袖决定联合罢课。三天之后,他们的罢课招来了反应。县党部派人出面调解,请来了美军代表,向学生们正式赔礼道歉。美军代表仍强词夺理,将被害女生说成是因夜晚独行于街头而被误认做妓女。学生们不依不饶,坚持要理论一番。县党部来人却以友军友谊为重的大道理,强压下学生们的满腔怒火。

雯实在瞧不起这些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的政府官员。因了这种种原因,当雯的一些女友相继嫁与地方官吏、部队军官、洋人买办,甚至给政府要员做小妾时,她便一一与她们生分疏远了。

那个年代,十五六岁的女孩嫁个有钱有势的丈夫,是很多女学生的出路。雯却不屑于随这种大流。“我上学受教育,是为了有能力凭自己的本事打天下,岂会为了找个饭碗去嫁给什么俗不可耐的男人!”

抗日战争的烽火,逼迫得沿海地区许多大学内迁,山清水秀的小城里,转瞬间涌入了许多来自大城市的青年男女。

在小城女孩子的心目中,这些来自外省的青年大学生一个个见多识广,魅力非凡。此时,反对包办婚姻的自由恋爱之风在小城刮得正炙。没过多久,雯就发现身边的同学好友一个个均坠入了爱河。

课余时间,女伴们在一起时,最爱议论的话题,毋庸说,就是各自的恋人。她们兴奋地躲在宿舍里或是校园的僻静角落里,偷偷地互相交换阅读对方的情书,然后红着脸窃窃私语,抿着嘴哧哧傻笑。功课上已没人用心,大家终日里忙碌的是写情书、定约会、织毛衣、绣枕头这类婚前的准备活动。

在雯的眼里,女伴们的情人并无甚吸引人之处。她有时偏偏要做出怪样,夸张地模仿某位女伴恋人的特征。被取笑者心中恼恨,面上却又哭笑不得。

雯也曾收到过几封厚厚的求爱信。她读过后不屑地将嘴唇一撇,奚落道:“不过是些庸才罢了!”

在高中读书的远房表哥,知书达理,性情温和,甚得外婆欢心。然而亲上加亲的提议,不由分说,也在雯那里碰了壁。伤心之下,表哥毅然报名参军,加入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中国远征军队伍,赴缅甸作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