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一场“聋子的对话”(1)

1792年,英国朝野两党共同推举玛嘎尔尼勋爵为赴中国的特使。此人一向精于算计对手,还当过驻印度的总督,积累了降服亚洲人的丰富经验。他的助手斯当东也是个厉害角色,头脑相当敏锐,鬼点子不少。他们要让中国认识大英帝国世界老大的显赫地位,心悦诚服充当"日不落"帝国的茶园,特地组织了一个豪华使团,有头有脸的随行者100多人,加上操船水手达700余人,有拥有64门火炮的战舰"狮子号",快捷灵巧的护卫舰"豺狼号",以及富丽堂皇的"印度斯坦"号。玛嘎尔尼本人的卫队,全是从步兵和炮兵中精选的尖子,所携带的轻便武器代表了欧洲当时的技术进步。他们还携带了天文仪器、车船模型、纺织用品、钟表玻璃、机器玩具和图画等600箱礼品,让我们乾隆爷长长见识。

乾隆名弘历,出生于1771年,活了89岁,在位60余年,有"古稀天子"之称。他曾推行"宽严相济"的政策,务实足国,稳定边疆,扶植农桑,故有"康乾盛世"之誉。但乾隆与其祖父康熙一样,在陆上算是一条龙,在海上还是一条虫,仍然顽固坚持禁海。笔者查阅乾隆批过的一些与海事有关的折子,总共38件。一类是不分青红皂白,继续严禁百姓出海经商和捕鱼者。乾隆十一年( 1746年 ),福建巡抚周学健奏闽安海口商渔船只出入络绎,"不但透露米粮,且非慎重海防之道",要求船户、牙行连环取保,本地文武官员一体堵截。乾隆在这个折子上批示:"有治人,无治法,尚在实力行之。"一类是鉴于外国商船来者接踵,眼看堵不胜堵,仍吩咐将外国商船控制在广州湾,严禁进入别的海域。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有"红毛英吉利"商船欲往宁波,特地发了一道圣旨,严谕该船仍回广州湾,不得在浙地逗留,并饬令府县官员"传集夷商,申明示禁"。一类是原本允许进行朝贡贸易的"番邦",也要杜绝"番商"与民间商铺进行交易。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查出安南贡使入贡,多次自带私下设计的花样,在江宁商铺定织绸缎,被严令禁止。还责令地方官员悉心监视,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如违参究"。一类是古已有之的丝绸出口,也出台种种限制措施。如发现浙江一些地方出口农家生产的土丝,认为不合传统规制,特意行文阻止。御史李兆鹏实在看不过去,在折子中慷慨激昂道:"徒立出洋之禁,则江浙所产粗丝,转不得利,是无益于外洋,更有损于民计。何如照旧弛禁,以天下之物,供天下之用,尤为通商便民户?"

乾隆禁这禁那,到头来把自己的头脑完全禁锢住了。他成了桃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压根儿感觉不到世界正在发生的惊天之变。1793年金秋,英国的庞大使团已经来到他修身养性的承德避暑山庄,急不可耐要把中国变成茶园,纳入"日不落"帝国的版图。我们乾隆爷还以为这个遥远的"番邦"只不过是前来进贡,所要表达的是对"中华上邦"的归顺之意。东西方两大帝国南其辕而北其辙,连商量见面的礼节也发生了激烈碰撞。

中国是"礼仪之邦",等级也最为森严,乾隆可以不计较见面礼物的多寡,却十分讲究见面礼节是否中规中矩,强调玛嘎尔尼必须按番邦使者前来觐见的规矩,行"三跪九叩"大礼。所谓"三跪九叩",双膝跪地,上身趴下,将额头碰地三次,然后站起来,再跪下去,再上身趴下,以头碰地。如此重复三遍,方能允许"平身",站直身子。这对腿长、腰杆比较僵硬的欧洲人来说,有些勉为其难。赶上英国也是一个喜欢在礼仪上斤斤计较的国家,其倨傲程度绝对不在中国皇帝之下。据说克伦威尔时期,有艘法国军舰驶过英吉利海峡,一艘英国传递公文的小船很快追上来,要求法国军舰降下国旗,向英国表示致敬。法国人略一迟疑,立刻飞来三发炮弹,吓得法国人赶紧降旗。英国打败荷兰,"向英国旗帜致敬",也被列为议和的一个重要条件。他们此次是来自家未来的"茶园",面见未来的"采茶工",岂肯如此低声下气。但乾隆爷丝毫不肯通融,宁可不见,也不许失礼。还是精明过人的玛嘎尔尼想起此行肩负的使命,"小不忍则乱大谋",使出手段拉拢和?,通过反复沟通协商,有了一个折中办法,英使见乾隆行免冠、屈单膝、深鞠躬之礼,类似英国绅士向名媛贵妇求爱的礼节。据说,拿破仑曾评论这次礼仪之争,嘲笑玛嘎尔尼"不能入乡随俗",给中国皇帝行礼有些不伦不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