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我国历史学界发生过一场重新认识明朝倭患的学术争论,身为中国人却与倭人联手为患闽、浙沿海的汪直,成为这场争论的焦点人物。
汪直,安徽歙县人氏,从小跟着父辈闯荡海洋,往返海外国家做生意,也顺手牵羊当强盗。他长大成人之后混迹江湖,投奔在双屿的海盗头目许栋,不久当上管柜,坐了第二把交椅。许栋与李光头同倭寇、葡寇搭上关系,汪直似乎特别青睐倭人,很快叽里呱啦满嘴倭语,从此与倭寇关系也越来越深。朱纨带兵进剿双屿,他侥幸漏网,远遁日本五岛列岛,收编被打散的残部,招募日本的武士、浪人,重新集结大小船只,继续往来附近国家亦商亦盗的干活,很快形成规模,蜚声中日黑白两道,被人尊为"老船主"。
日本一些岛主和武士集团看重汪直熟悉中国东南沿海情形,手中还握有不少直通官府的内线,无论海上走私贩私,还是去中国沿海登岸抢劫,都十分乐意与其携手合作。中国的濒海之盗与衣冠之盗则仰仗其有外国势力做依靠,里外通吃,也争着抢着前往归附。史书上说,汪直这块"香饽饽","真倭"、"假倭"无不愿意与之结为死党。"真倭"指的是来自日本的倭寇,"假倭"指的是混迹倭寇队伍中的中国人。汪直领着这么一支杂牌军,有机会做生意便当商人,有机会抢掠便做强盗,左右逢源,手眼通天,财源广进,到了连日本天皇也不得不高看一眼的分上。他自己也因此敢拍着胸脯自称"徽王",并传出"日本三十六岛皆听其指挥"的豪语。中国朝野上下因此视其为制造东南沿海动乱的祸根,从嘉靖皇帝到胡宗宪、俞大猷等剿倭官员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彼此在东南沿海较了多年的劲儿。
如何给这么一个复杂人物盖棺定论?国内学术界大体分成两派:一派认定他是"汉奸加倭寇头目",应当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另一派则认为他是"海商领袖","反海禁的先驱",应该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两派学者各抒己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谁也不肯服谁。这一争论还延伸到汪直的安徽老家,演变为一场立碑与砸碑的纠葛。那是2005年,有个日本人自愿拿出一笔钱,要在安徽歙县为汪直修建墓园,以表彰其沟通中日贸易的历史功绩,牢记这个象征两国"友谊长存"的历史人物。这年月正盛行"名人效应",热衷捣鼓"名人经济",当地政府很快有了"历史搭台,经济唱戏"的策划,要把这个墓园搞成一处新的旅游景点,让死鬼汪直为今日家乡挣钱。浙江丽水和南京有两名年轻大学教师闻讯大怒,今日中国,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居然还有人敢为大汉奸和大倭寇树碑立传,是可忍,孰不可忍!两人自费来到安徽,愤然将刚立起来的汪直墓碑砸了。这消息传播开来,社会上一时热评如潮,自然有喝彩的,也有喝倒彩的,当地政府一时左右为难,颇为尴尬。
事实上,汪直既是海商,又是海盗,如前面所说有机会经商便经商,有机会抢劫便抢劫。对照一下欧洲的大航海运动,这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并非汪直一人独有的原罪。西方国家参与地理大发现者、往来海外做生意者,海商、海盗一身而两任是很寻常的事情,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概莫能外。至于那时的日本,该国历史学家井上清在《 日本历史 》一书中也直言不讳:"武士,浪人乃强盗本性。"这个东瀛岛国土地面积狭小,资源贫乏,本身就具有向外扩张的强烈冲动。世界大航海以来,日本自然跟着时代潮流走。井上清在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景况:"既是自由贸易的商人,又是海盗的倭寇,仍旧使用挂着八幡大菩萨的旗子,叫做八幡船的小船,不怕狂涛巨浪,不顾幕府的禁令和明朝的取缔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