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电影:类型,系列还是模式?

黑色作为类型:一套传统规则

尽管多数的评论家和历史学家认为“黑色”作为电影模式的一种,其内在的主要特征就是让观众感到不安,但是对于黑色电影到底是什么,还存在很多的不同意见。近期很多学者把黑色电影当成类型看待,用影像学术语(黑色的城市街道在夜晚的雨中闪烁),固定的角色类型(底层的人、壮汉、受到奸诈妇人诱惑的反英雄角色)和可以预见的叙述形式(在谋杀案调查中,英雄的道德错误带来的是他的受骗与/或败在他敌人手中,而且经常导致他的死亡或者是另外一个不幸福的结局)讨论。

对于那些把黑色电影当做类型来看的人来说,黑色电影(像其他类型片如西部片、强盗片和音乐片)依赖一套定义明确的传统和预期系统。当然这些评论家也承认黑色电影与众不同的风格——黑暗:低调光的照明成为规范,代替了前黑色时期愉快的、高强度的照明设置规范。但是风格是一种特征,很少,从来也未在一种类型定义时出现。

黑色作为系列:一种特定的风格

其他人坚持黑色电影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个系列或者一个周期,把其当做一种美学运动看待,就像19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尽管有特定的角色、叙述情境和主题思想反复在黑色电影中出现,但这些元素容易抵制传统并且与期待相悖。此外,类型评论家的争论集中在黑色电影缺少传统类型影片所具有的系统化了的地位。1940-1950年代黑色电影的制片人、导演和剧作家,他们与西部片、音乐片和强盗片的同行不同,他们不会刻意制作黑色电影,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黑色传统可以遵循。同样,观看黑色电影的观众也没把其当做传统类型片来看,就是说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没有把黑色电影和先前预期的固定系统建立联系。

同时,有一批评论家认为黑色电影不能成为一种类型,因为它跨越了传统类型的界限:有黑色西部片(《绝处逢生》[Pursued,1947]和《阳光下的决斗》)、黑色强盗片(《白热》)、黑色情节片(《欲海情魔》和《狂恋》[Leave Her to Heaven,1945])、黑色古装片(《醉汉广场》[Hangover Square,1945]和《暴政末日记》[Reign of Terror,1949])、黑色音乐片(《龙国香车》中“女孩争取芭蕾舞”段落),甚至还有黑色喜剧片(《毒药与老妇》[Arsenic and Old Lace,1944]和《凡尔杜先生》)。

有些专家和普通观众持有将黑色电影视为一种类型看待的观点是有特定道理的,作为一种类型片,在某种程度上,每部黑色电影依赖可以确认的角色类型和传统化的叙事模式:侦探英雄落入毒蝎女人之手,只有靠控制自己与她初次见面时的感情才能脱险,并“为她送行”(例如,把她交给警察)。然而非常清楚的是,黑色电影中普遍的恰好不是黑色的,上面典型的侦探故事大纲中没有说必须制作得让观众觉得不安,迷惑与焦虑。

黑色电影定位的问题在于其本来的“精神分裂症”本质:黑色电影不是类型,但是每一部黑色电影又是类型片。或者说,某些预期的传统和系统却可以在黑色电影中找到这些电影所归属的不同类型——有侦探电影的、情节剧的或者是西部片的,但也使得这些黑色电影产生相似、互通的看法,形成一种特殊类型的是其对于传统类型模式、规范和样式的融合。因此,黑色电影都是类型片,然而这种类型不是黑色类型而是侦探类型,犯罪类型,西部类型,情节类型或者其他的类型。

黑色作为模式:一种不安的感觉

另外理解黑色电影之于类型的关系问题要回到“黑色”的定义问题,即特殊的电影在观众中所引发的特殊的情感反应。这么说来,黑色电影可以被看成一种纯粹的情感现象,即黑色电影是在人们中间制造情感响应。这样来定义黑色电影的话,并不是每一部黑色电影需要从头到尾都是黑色,而只需要在局部出现黑色,即只需要一个黑色的角色、情境或者场面来制造骚动和迷惑,从而让观众产生混乱或痛苦摇摆不定的感觉。

“黑色”具有形容词属性或者具有突出特征,更多时候它所起的作用就好比“悲剧的”、“喜剧的”或者“情节剧的”这些术语同悲剧、喜剧和情节剧的关系,“黑色”成为一种描述的语气,态度或者情绪。换言之,比如“情节剧的”也跨越了其属性界限,更像是模式而非类型——一种传达类型信息的特殊方式。

传统的模式并不包括任何时间的界限,它们只是某些讲故事的方式。尽管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年复一年在一点点地变化,可总体上随着时间的延续,它仍旧保持着相当一致性。举例来说,情节历史剧继续着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制作:从《一个国家的诞生》和《乱世佳人》到《刺杀肯尼迪》(JFK,1991)、《黑潮》(Malcolm X,1992)、《尼克松传》(Nixon,1995)和《奔腾年代》。倒退到1940?代,当时盛行的情节西部片(《阳光下的决斗》、《绝处逢生》)和1980年代(《寂寞之鸽》[Lonesome Dove])和1990年代的西部片(《致命警徽》、《非恋不可》[The Hi-Lo Country,1999])是如出一辙的。

如果黑色电影是一种模式,难道就不可以超越时间吗?如果可以,那《致命诱惑》也就可以和那些早期的电影一样,例如《狂恋》或者《魂断今宵》(Angel Face,1953),都是恶魔般的女人将她们复仇的怒火发泄到男人身上。还有类似的,《洛城机密》(L.A.Confidential,1997)很像经典的黑色电影,例如《伟大的警察》,都是孤胆警察与街道上的犯罪和警局里的腐败开战。但是,不管是《致命诱惑》还是《洛城机密》都不是黑色电影,它们只是伪黑色电影。

同样的,当代重新制作战后的黑色电影:《体热》([Body Heat],《双重赔偿》于1981年的翻拍版)、《危情》([Against All Odds],《漩涡之外》于1984年的重制版)、《再见,吾爱》([Farewell,My Lovely],《爱人谋杀》于1975年的重制版),或者《非常奇杀案》([Underneath],《十字交锋》[Criss Cross,1949]于1995年的重制版)都经常被误认为是黑色电影。一些批评论家,特别是那些把黑色电影当做类型片看待的评论家,坚持认为这些作品都是黑色电影。不过,到了1950年代末,另外一些人,尤其是保罗?舒拉德(Paul Schrader)认为它们不是黑色电影,他认为黑色电影作为一个周期,在1950年代末终结。的确,作为一个剧作家(《出租车司机》)和导演(《豹妹》)的舒拉德有自己的影片,都非常明显地受到黑色电影的影响,但他拒绝将自己的作品或者黑色的当代侦探电影例如《唐人街》(Chinatown,1974)当做黑色电影。对于舒拉德而言,黑色电影属于1941年(《马耳他之鹰》)持续到1958年(《邪恶的接触》)这段具体的历史时期。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