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帮派凶猛:从伊丽莎白街到《穷街陋巷》(7)

1981年,写完“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之后的15年,这个故事仍旧在斯科塞斯心头萦绕,他甚至说过想把它拍成电视剧。结果它从未得以投入摄制,其原因大概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那种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甜蜜,以及J.R.对精神危机的轻松解决,这在1960年代晚期没有市场,而在1980年代早期又显得分量不足,同时,建立在手淫上的精神危机显得有点儿浅薄;至于它的解决方式,则显得有点儿陈腐。不过,J.R.的性苦闷最终还是被搬上了银幕,那就是《谁在敲我的门?》。在这部电影里,性苦闷至少是与婚外性关系相关,而不是只表现为手淫。在《谁在敲我的门?》里,J.R.已经不再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里面那个十几岁的中学生了。此J.R.(哈维·凯特尔[Harvey Keitel]的银幕处女作)比彼J.R.年长了几岁,不过他的内疚可并未减轻:他拒绝与女友上床,尽管她满心愿意。当他知道她不再是处女时,他又抛弃了她。如今的斯科塞斯,把这部影片所表现的性意识的矛盾冲突称作“中世纪”的,他甚至感慨地说,自己竟在一个性解放的时代拍了一部表现性压抑的电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斯科塞斯的原始冲动。“是的,但那就是我的生活。”他解释道。言外之意似乎是: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生活搬上银幕,无论他的生活是什么。而事实上那个,赤裸裸的自传性确实给《谁在敲我的门?》和《穷街陋巷》带来一种原始的力量和先声夺人的效果:斯科塞斯就是J.R.,就是查理。

《谁在敲我的门?》是用黑白胶片拍的,这赋予了该片一种纪录片式的精确风格,还暗示出它的主角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道德困惑之中。J.R.的“非此即彼”就是:女人如果不是圣女,就是妓女。结合影片开头,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斯科塞斯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是意大利裔美国人式的妻子和母亲。影片开始的时候,凯瑟琳·斯科塞斯指凯瑟琳·斯科塞斯扮演的角色,西方影评人有用演员名字指代剧中人的习惯。把自己烤的面包发给一群聚集在餐桌旁的孩子。镜头推进,一支静静燃烧的蜡烛、烛光映照着的圣母玛丽亚的雕像。这一组的镜头说明了,在斯科塞斯心目中的理想女性需具备三重特征:母性精神、养育行为、信仰基督。整场戏从头至尾,圣玛丽的雕像不仅多次重复出现,而且还通过大特写突出了其显赫地位,于是这座雕像便在观众心目中产生了象征意义。在卧室那场戏里,天主教神像的作用更强烈,含意更明显。J.R.和他新结识的女友亲吻,一尊圣母子雕像摆在他们身后,一个十字架悬挂在床头。在他们开始拥抱的那一刻,银幕上洋溢着一种温柔气息,一种感官沉醉。这种情调在斯科塞斯以后的片子里绝少出现。不过,J R 与女友的做爱过程却时断时续,磕磕绊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