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体系(3)

然而,莫瑞蒂并没有趁热打铁,立即制作另一部关于一代人的喜剧,他等了3年--这是意大利恐怖主义最火爆的年月--才带着一部完全不同的影片《金色的梦》(Sogni d’oro,1981)重归电影世界。这部影片由高蒙公司(Gaumont)的伦佐?罗西利尼(Renzo Rossellini)担任制片人,并与国家广播公司合作,参加了1981年威尼斯电影节(Venice Film Festival)。《金色的梦》比《失落的一代》更甚,是莫瑞蒂的第一部“商业性”和“体制性”影片,在一开始就获得了批评界的认可--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任主席的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将评委会特别金狮奖授予它。然而在电影节之后,影片并未得到好评,也没有获得票房的成功。当然,就艺术层面来说,影片完全不是“体制性”的,事实上,它的失败或可归咎于它拒绝遵守体系的不成文规则--根据这些规则,一个导演一旦“干成了”、为体系所接受,就必须回过头来接受体系,满足观众的期待。然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莫瑞蒂始终坚持不懈地挑战规则,不断努力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与公众的期待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他又通过赋予影片主人公个性特征上的连续性,以及某些几乎成为“注册商标”的元素的反复出现,以一种希区柯克式的手法,总在玩弄并激起公众的期待。可以说,莫瑞蒂一边设立规则,一边挑战它们。《金色的梦》是一部艰难的影片,充满痛苦,缺乏一个令人同情的主人公--它的导演是一个“新喜剧家”,还是年青一代的导演?归类越来越困难。此外,这部影片似乎“野心过大”--许多批评家感觉难以区分米凯莱?阿皮切拉(Michele Apicella)和南尼?莫瑞蒂,于是嘲讽性地将它与费里尼(Fellini)的《八部半》(Otto e mezzo,1963)加以对比,要么攻击影片制作者过于自信,要么就称他全然缺乏能力。

莫瑞蒂准备好要再次转变了。他想要制作一部故事完整的影片,就叫上桑德罗?彼得拉利亚(Sandro Petraglia)一起写出了《比安卡》的剧本,后者是剧作家,也是另一部“独断”影片《孤注一掷》(Nessuno o tutti,1975)的联合作者(合作者还有鲁利[Rulli]、阿戈斯蒂和贝洛基奥[Bellocchio])。《比安卡》由主流的阿希列?曼佐蒂(Achille Manzotti)公司制片,又是一部挑战常规的影片,它玩弄惊悚规则,也玩弄观众对他自己的角色期待。因此,当影片最终揭露莫瑞蒂所饰演的主人公是一个妄想杀人狂的时候,许多观众拒绝相信(De Bernardinis,2001,第72-73页)。影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成功上映,并在观众中获得良好反响。仅仅一年之后,莫瑞蒂又完成了下一部由阿希列?曼佐蒂公司制片的影片。《弥撒结束了》(1985)。巩固了莫瑞蒂的国际声望,在1986年柏林电影节获得银熊奖,在法国的批评界和观众中尤其获得成功。这也是莫瑞蒂在“电影产业内部”制作的最后一部影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