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妻妾与寡妇(9)

一位深爱妻子、希望与妻子白头偕老的日本丈夫也许更愿意先妻子而去:“愿你活到一百岁,我活到九十。”他希望妻子长命百岁,因为妻子须守孝,须为丈夫远离的魂灵祈祷。[49]“得到上帝庇佑的女人会守候丈夫的葬礼”,这是一则阿拉伯谚语,表达了夫妻共死的愿望,可却是出于截然不同的原因:丈夫死后,不再有人对妻子发生兴趣,不再有人悉心照料她,死了反倒解脱。该谚语隐晦地表明,她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妻故夫亡】

幸运的女人死在夫前,不幸的女人死在夫后。(汉语)

一则中国谚语表达出女性对夫妻谁先死谁后死的倾向性:“死在夫前一枝花,死在夫后烂茶渣。”谚语的意思是:寡居的日子不好过,这就是女人希望先丈夫而死的原因。

好几则汉语谚语显示哀悼丧妻亡夫的不同形式。例如,“丈夫死了,妻子痛悼三年;妻子死了,丈夫哀悼不出百天。”将该汉语谚语与西方谚语相对照,前者还显示了一些对亡妻的敬意,但许多欧洲和南北美洲的谚语对妻子亡故的态度却乐观得令人惊讶。从相关谚语的数量来看,西方男人毫无顾忌地公开表示,妻亡是自己的解脱和幸福,仿佛妻子不过是件可以轻易替换的商品,而妻子的死令人受益。人们巧妙地引用谚语来表述最刻薄尖酸的话,原因是引用者本人不用对这些引语负责:

亡妻之悲只持续到门。(加泰隆语、法语、西班牙语)

妻亡是婚礼的重新开始。 [引用妻死后即刻续弦的风俗](埃及阿拉伯语)

妻子仅带来两个好日子:结婚日和祭日。(英国英语)

亡妻是家里最好的东西。(加泰隆语)

死鹅带来生命,亡妻带来天堂。(西班牙语)

女人是持续四天的高烧,只有死亡可以让她们解脱。(德语)

妻亡,鞭子断,男人一样不引憾。(俄罗斯联邦楚瓦什语)

妻子的死亡,床上的替代。(俄罗斯联邦车臣语)

亡妻离开的门是幸福之门。(巴西葡萄牙语)

亡妻之痛持续到门。(阿根廷西班牙语)

为亡妻和讨厌的客人滋生的悲伤持续到门槛而后平息。(美国英语)

这些想法的源头是什么?基督教传统实际上禁止离婚,除非出现妻子精神错乱或生理无能等极为特殊的情况。解除婚姻的唯一可能是死亡。不管情愿与否,男女被判处终身厮守之刑。财物往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缔造了婚姻。[50]妻子的死也许相当令人受益,尤其是续弦的新娘还可以带来新的嫁妆。如:

妻子的死亡和牛群的安康使穷人致富。(意大利语)

妻子之死和羊群之生使男人富裕。(法语、英国英语)

新妻子,新银子。(法语)

不幸的是,大多数谚语只表现出男人对妻子亡故的看法,鲜有女人发表意见。尽管如此,为数不多的乡村谚语采用“话中话”形式以玩笑的口吻谈论男人或女人对配偶之死的看法,而“话中话”形式在北欧国家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体裁。如:

“扔掉所有的东西,减轻船的负重。”船长说着,把妻子扔出了船外。(荷兰弗里斯亚语)

“千万别把高兴事变苦差。”男人说,妻子的墓地只掘三尺深。(爱尔兰语)

“男人个个为自己,上帝为我们大家。”农夫看见妻子溺水时说,一个手指也没抬。(荷兰语)

丈夫摔断脖子时,女人说:“不摔破东西的宴会是垃圾。”(丹麦语)

丈夫死了,小格丽说:“腾出地方来了。”(荷兰语)

尽管以上这些话中话意在打趣,它们对作为社会基石的婚姻不抱积极态度,先前引用的关于妻亡的谚语也同样如此。

由于许多婚姻是经济原因促成的,夫妻双方都急于守住各自的婚前财产(而且最好还可以占有对方带来的财产)。结果呢,在欧洲似乎出现了(丈夫或妻子)为了经济利益和遗产而蓄意谋害配偶的现象(Hufton; Goody 2000)。关于杀妻害夫的故事使得谚语中出现了一些迷信和对寡妇的固有偏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