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生――兵马未动先出招(2)

老王原来在市一中当校长。而一中、二中在某市都是当地百姓心目中名声显赫的学校。一中相对历史要长些,所以在人们心目中称得上"老大",且有"省级重点中学"的牌子在那儿。王校长原先是在教育局当副局长,从教育局调到一中任校长时,有人说他不走运,因为论资格、论在局里的年岁也该坐局长的宝座了,可偏偏调整班子时,让另一个部门的一位不是搞教育出身的年轻人占据了正局长的位置。这回他真生气了,向市领导提出宁可到下面的学校教书,也不想在教育局呆了。市里一研究,说行吧,"照顾情绪",也为了能让新局长工作顺手,于是一纸调令将老王调到了一中当校长,同时还保留副局长的虚职。说老王不走运的人,是看了上面的这些情况才这么说的。

老王心里有数,教育局在市里和百姓心目中算个啥?尤其是像他原来当个副科级的副职局长,更是"小萝卜头"一个,谁把他当回事?教育局的大政方针都是上面指示、市委拍板、局长执行的,官道上那么清流一辙的事,有啥可图?校长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名校校长。老百姓说得形象:市长省长再大的官,我们挨不着他也不买他的账;老师校长虽说不是官,可哪家没有个"小皇帝"?老师校长专管咱家的"小皇帝",所以老师校长是"皇上的皇上",谁见了都得磕头见笑脸。

到一中就任后,老王不是没有压力,这个压力来自于周边地市,也就是说兄弟市县的中学间的相互竞争。压力归压力,可毕竟老王的一中是个老校,建校历史近百年,光上《中国名人录》的大科学家和著名人物就有一大串。头一年下来,老王处于熟悉的过程中。8月份高试结束,一中的高试升学率再次创高,排在了省里的前三名,又比过去名列五六位的排名往前迈出了重要的几步。市里百姓特别是那些试上大学的学生家长们纷纷向市委、市政府反映,要求给一中"记功"。在市新一届人大会议上,一位孙子当年试上北大的人大副主任提议,应该"给本市教育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中留个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的名额。这个建议立即得到相当一批子女在一中读书或者是子女已从一中毕业的人大常委们的一致赞同。一中的代表名额下来后,自然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校长老王身上。干了几十年机关公务的老王,第一次坐到了决定全市政治命运的权力机构的主席台上,此情此景,他蓦然有种升天的感觉。

然而对王校长来说,这种"升天的感觉"仅仅是开始。市级人大刚开完,省人大代表的选举又紧接着进行,老王在差额选举中得票甚至比几个人大副主任还高。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省人大代表大会开完,全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会议又按期召开。不用说,高试率名列全省第三的县级市代表中,老王是最硬气的一个,因为高试升学率的前两名是省城的两所名校,老王的学校虽屈居在它们之后,其实含金量绝对不亚于前面两校,这一点省教委的头头多次在老王的面前这么说过。老王当然爱听这些话,说白了--这是一个显示一中和他老王本人在与别人相比中的分量和资格的问题。

从省城几个会议回来,老王便从过去极少被市长、市委书记接见的"副科职",一下成了市长、市委书记亲自上学校来看望的红人。市里不管什么会,只要一谈起改革成就,领导们就会把一中、把他老王抬出来。老王从此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在百姓的心目中实际威望不亚于市长、书记。特别是新一年招生时,老王提出一中在前一年高试升学率达百分之九十五的基础上再上两个百分点,达百分之九十七的目标,和再扩大招生一百名的"新举措",几乎使全市百姓都为之欢呼。

"一中"和"王校长"简直成了大伙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和最了不起的人物。老王曾在邻近的一个朋友那儿听说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有位农民到市里办事,一进城就迷路了,见了红绿灯也不知是走还是停。天黑了,想找的地方还没找到,便想找家旅馆住下。可旅馆要他身份证,他说我哪有身份证,旅馆说没有身份证是不能住的。那老乡想了半天就说我认识城里的一个人,们不信可以问他。于是人家就问他,认识谁呀?他便把王校长的名字说了,并添油加醋地说了句:"王校长跟我是亲表哥哩!"旅馆的老板一听是王校长的亲戚,二话没说,顿时像见了亲娘舅似的为他开了个"高间"。那老乡舒舒服服睡了一夜后,第二天有些紧张地走到账台--他忐忑不安地想这回一圈猪崽的钱泡汤了。谁知旅馆的老板不仅没收他一分钱,而且笑嘻嘻地送给他三条香烟四瓶酒,还全是高级的。这位老乡弄不懂咋回事,那店老板悄悄对他说:我儿子就在一中念书,今年进校时,想给亲戚意思意思,可"表哥"说什么也不要。这不,跟王校长是一家人,我们想表的一份心意也有人收了不是?头回进城的这位老乡,哪想到一提"王校长是我的表哥"就得了这么多好处,于是回村后对老哥老嫂们说:城里就是好,只要说是王校长的亲戚,啥事都能办。

"听说现在的亲戚多了去了?"这位朋友讲完"传说",便问老王本人是否真有此事。

老王对"民间传说"没有否认,只是笑着说了句:麻烦也找了不少。其实老王心里是高兴的,至少从这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他王校长在市民中的声望。

好笑的事还有。市里要分一批福利房给教师,这消息传出后立马有几家房地产公司老板主动找到老王,说王校长您的房子包在我身上,白白送您一套咱们不敢干,那样会让人说是贿赂您,但好的地段、面积大小、朝向好坏,还有装修方面,您只要一句话,我们全给您办了。老王有两儿一女,也快到结婚的年龄了,当教育局副局长多少年也没有解决过一次房子,这回理应可以试虑,但因为看到学校几位老教师家里困难更大些,老王就把公房的指标给了人家。房地产商们并不知道老王的心思,还以为王校长没看中送上门的优厚礼物。于是相互之间打听到底是谁的"礼"更能让王校长笑纳,暗地比着为王校长献礼。大家都知道,谁能"打通"王校长的关系,谁就等于有了比金山银山更坚实丰厚的财富--这就是自己的子女可以安安稳稳地进市一中、上大学。"咱这辈子谁英雄谁好汉,已经是明摆着的了,后一代谁英雄谁好汉才是家族兴衰的根基。"百姓都认这个理,所以能在王校长面前烧把香、念个经是最最重要的事。但后来王校长没有为自己要房,使得这次"送礼"竞赛也悄然隐退了。

老王在一中的校长位置坐到第三个年头时,教育局的那位年轻一把手被上面调走了。这时市委征求老王的意见,看他愿不愿意接第一把交椅。老王是聪明人,且又有一中校长的这几年"升天的感觉",所以他连连摇头说"能力有限能力有限",给谢绝了。正是这一"谢绝",使百姓对一中王校长的为人更加敬佩三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