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盛唐西域的雄浑诗篇(1) 

大漠孤烟

公元737年的一天,在距离西北边城居延不远的官道上,几辆官家马车正缓缓前行。为首的那辆马车里,端坐着一位风流俊逸、气宇不凡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当朝监察御史王维。

数月以来,唐朝跟吐蕃之间一直在边界上打仗。几天前,朝廷得到消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胜吐蕃军队。捷报传来,皇上大喜。这时,几个大臣趁机提议让王维代表朝廷去塞外看望那里的将士,顺便了解一下军队的情况。

显然,这种小儿科的把戏王维一看便知,这是嫌自己在朝廷里碍手碍脚,要让自己走得越远越好。但皇上正在兴头上,不假思索就批准了那些人的建议,于是就有了王维此次千里远行。

这时正值春日的午后,西北的塞外草长莺飞。几声雁叫,王维抬头看到几行大雁正排着队往北飞去。想到大雁正飞回自己的老家,而自己却离家越来越远,他不禁心里有些背井离乡的怅然。

马车继续前行。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马蹄得得声和车轮吱吱声。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下来。王维挑起窗帘向外望去,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在广袤的地平线上,一柱长烟在天际腾空而起,直直指向天空;远处依稀能看到一条大河正缓缓地流淌,夕阳西下,照得河面上一片金光。望着这样一幅壮美的风景,王维久久不能平静。

几天后,他终于来到了边塞。那里的将兵早已列队等候。他本想和这里的将军好好谈谈,不料他还在前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吃过饭,王维实在无事可做。于是他就躺在营帐里休息,眯着眼睛回忆自己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这时,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的冲动,于是不顾长途的奔波劳顿,提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一生诗作以田园诗最多,所做边塞诗并不多。但每诗做成,都必为人们所传诵。王维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有《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扬之作。而《使至塞上》这首诗,更是成为唐朝边塞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尽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千年后的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的沙漠,可谓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再恰当不过。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非用一个”长“字就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正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切的感受。与此同时,诗人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而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曹雪芹则借香菱之口这样说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一语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