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与前任总统乔治·布什( 老布什) 展开了新一轮的美国总统大选的角逐。在第二次全国直播的电视辩论上,两个人之间的对峙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竞选也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在辩论中,总统和他的竞选对手要在电视录制棚里现场回答观众的提问。
一名妇女提出了让候选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国家债务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她说,“假如说没有影响,那你在根本就体会不到这种痛楚的情况下,怎么能找到医治经济问题的方法呢?”
布什总统需要先回答问题,这似乎对他有点不利。“我相信,影响是有的,”他坐在讲台中央的凳子上说,“我很爱自己的孙子。我好像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是啊,如果你每天都得呆在白宫里,就只能听到你能听到的东西。”他耸了一下肩,迟疑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就开始绕圈子,但始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最后,轮到克林顿回答问题。他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到这位女士面前说:“告诉我,这个问题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呢?”
这位女士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对于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克林顿都从经济计划的角度给予答复。在回答中,他并没有从空洞无物的所谓全球化角度出发,而是完全以提问者的语言和经历,以及数百万美国民众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同类问题作为出发点的。
很多政治评论员认为,正是这个时刻让比尔·克林顿赢得了总统大选。因为他让大选成为美国民众的竞选。他首先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然后又把答案建立在提问者自身的生活和问题的基础上,这样,就把这位提问者、播映棚内的所有观众,以及播映棚外的无数民众拉进了属于自己的讲演。他并没有像布什那样发表单向演说,而是和对方一起交谈。通过和这位女士的交流,克林顿把对方变成了自己的同党。于是,他唤醒了无数民众对一个新美国的梦想和渴望,而他们在此时此刻也已经意识到,只有把选票投给克林顿,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谈到有效的广告推介,我的前合伙人里奇?西尔维斯坦常常想到儿时玩的“连点游戏”。也许你还记得怎么玩吧。把标有记号的点连接起来,点连接得越多,整个图形也就越清晰,你要做的,就是猜出最终的图形到底是什么。一点连接一点,最后,用铅笔把这些连起来的点一笔画下去,一切便一目了然了。开始的时候也许充满困惑,但最终必将拨云见日。西尔维斯坦经常用这个例子说明:在广告策划中,为了避免混淆事端( 进而最终被客户拒绝),我们总是把足够的点连在一起,但是,还要为观众或是听众留下足够的点,让他们融入你的设计。在你留下的空隙中间,让他们插入自己的期待、希望、畏惧、快乐与痛苦,从而让他们变成沟通的一部分。
菲利浦?卡恩-佩尼(Philip Khan-Panni ,著名演讲大师。——译者注) 在其探讨公开演讲的《为人师表》(Stand and Deliver) 一书中谈到:听众永远也不会听你说什么,他们只听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意味着,陈述者的话不仅要切中要害,还要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很多拍摄出传世佳作的电影制片人和导演都深谙此理。在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说:“尽管我的电影是为大众创作的,但是我一定要想象着自己是在和每一个观众进行交流。”这种方法对任何形式的沟通都至关重要,当然也包括推介陈述。作为一名陈述者,你不应该总是想着和“听众群体”去沟通,而是应该想方设法与每一位听众进行沟通。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这一目的,正如我们在第1 章里所提到的,首先,同时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用问号而不是句号,来结束我们的讲话。在这一点上,克林顿的演讲已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示例。问号可以促使听众参与,而句号则预示着思维的终结。也许你会感到诧异,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一句话都必须是问句——那岂不是有点滑稽?而是说一个适当得体的问号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