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移民——最终,我们在一起(2)

建成于1968年,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就是联邦政府一个完美的融资案例。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授权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RR)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内布拉斯加,西迄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在林肯总统的支持下,国会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了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还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凡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公司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土地总数超过了52.61亿公亩,比整个得克萨斯州的面积还要大;同时还获准发行面值100美元的股票,数量多达100万张。

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集资,穿越整个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才能在短短的7年后顺利通车。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体,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

随后,美国西部铁路建设高潮迭起,1869—1893年,圣菲铁路、北方太平洋铁路、南方太平洋铁路和大北铁路等四条横贯东西的干线相继完成。五条铁路线总长达7万多英里,成为沟通东西部的大动脉,西部铁路网及全国铁路网随之形成。美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虽然在当时,相对于庞大的商品贸易,资本市场还是世界市场的辅助内容。但是,资本在本国通过银行、股份公司对中小资本进行吞并,使其越来越膨胀,甚至出现过剩。资本开始依托强势国家输往国外,对那些落后的、资本短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渗透,控制其经济命脉。以中国为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在经济上开始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强迫贷款、开设银行、开采矿山、开设工厂、修筑铁路等。

二次大战后,资本流动国际化已经形成一个趋势,80年代以来更有增无减。尤其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不断充实,如全球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高科技的发明与运用,新金融主体的诞生与金融业务的创新,以及知识的累积、思维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使资本流动规模大增,流速加快,影响更广,而其所创造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国际化与市场国际化,使世界经济在更广的空间、更高的水平上获得发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