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活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大小小、有名无名的沉默者点燃了中国民营经济的熊熊大火:
丁建通用仅有的2000元存款,创建别克,后更名为361;
个体户白士明被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作为私营企业第一批代表,出席全国人代会;
王文京和王中军毕业后进了财政司和物资局;
北京公安系统最年轻的处长侣海岩,辞职经商,第一笔收入是长篇小说《便衣警察》的稿费;
日后的“湖南首富”吴志剑在深圳捡垃圾,偶然机会承包华东商场,一举成名;
受“排球女将”激励,马云参加了第三次高考,终于成功。
新年,市面上挂历的图片几乎都是美女,有妇联干部提出:“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些挂历大多出自温州人的作坊。
温州人如犹太人,他们执著于赚钱,从小确立做有钱人的志向。春节,有位温州华侨从美国打回电话:“我打听到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换装,34万人,每人两套,需要130多万副标章,你们能不能做?”两个温州老板挂上电话直奔美国。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温州人拍着胸脯说:“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美国人赶来温州,工人现场表演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价格只是美国军工厂的1/2不到。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68万元的买卖立刻成交。温州人如法炮制,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1983年,“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邓小平将马克思理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年时间内,他的理论从西半球传播到东半球,并在中国发扬光大,逐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道路。先进理论的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此时,肩负重任的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
在本身的沉默中,温州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最先富起来的地区,丁建通则算是第一批富裕的中国人之一。
晋江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耐克在晋江设立了为其做来料加工的鞋厂。1983年,耐克生产线出现一批次品,决定销毁之际,鞋厂工人把这些鞋偷偷运出自行销售。耐克一气之下把工厂搬出晋江。可在耐克工厂里打工的一批制鞋工人留了下来,成为晋江制鞋业蓬勃发展的“火种”。
不过,在整个福建晋江制鞋业中,丁建通起步并不早。像大多数当地农民,他靠着种地、抓鱼、帮人抬石头养家糊口。因为穷,他的四个孩子没一个念过书,全在附近鞋厂做学徒,有的学做帮面,有的学做鞋底,有的学设计。“80年代初,陈埭许多人开始做鞋,江头皮革厂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丁建通坐不住了。1983年,丁建通召回四个孩子,带着家里仅有的2000元存款,跑去厦门买鞋材。材料买完后,身上仅剩下返回的车票钱。饿了一天的他,还是厦门皮革公司的一个老师傅带着去公司食堂吃的饭。
车间设在在自家房子里,地板上摆满鞋底、鞋面和线头,连床上也是胶水,“经常连睡觉都只能睡半边。”丁建通一家人,一天只能生产5双皮鞋,慢慢熟练后变成了20双、30双。鞋子做出来,他每天骑自行车将皮鞋卖给泉州、石狮的小批发店。“一双鞋大概能赚3元钱。”而在推销鞋子时,丁建通总要留心观察街上过往行人脚上鞋的款式,回家再把鞋样画出来,第二天模仿着做。一年,他画过几千张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