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赚到手,高德康第一件事就是给山泾服装厂艰苦创业的位员工,每人配备了辆二手自行车,从此员工们不再是“步行军”。高德康增车事件轰动了白茆镇,很长时间都被人们津津乐道。
还是在9月,国务院放开160种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10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武汉召开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推广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在地理既不便利,又无资源优势的浙江中部山区义乌,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即使当时的环境是经济整顿、“打击投机倒把”,义乌还是提出了至今仍被当作信条的“兴商建县(市)”口号。
今天的义乌是“波浪鼓”里摇出来的。囿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义乌人用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鸡毛换糖”这种原始传统的商业活动维持生计,追逐发家致富的梦想。1982年,一位叫谢高华的政府官员,从衢县调任义乌县委书记,时年56岁。正是在他短短三年的执政时期内,义乌发展成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交易市场。
通过民间流传的版本,谢高华做出“兴商建县”的决策,似乎与一个叫做冯爱倩的农妇有关。
原本城市户口的冯爱倩在60年代迁到农村。她见证了义乌穷困的过去,“农历十月,义乌人就挑担走街穿巷,一头是红糖,一头针头线脑,各地都去换鸡毛,换回鸡毛,卖给供销社换钱。”冯爱倩从1980年做小买卖,每个月农历初一、初四、初七赶集,其他日子在义乌城摆摊。
露天摆摊,按政策,是要“割掉”的。冯爱倩因此在摆摊时常遭受驱赶和罚款。作为全家生计的主要来源,摆摊的艰难让她很恼火。1982年5月的一天,冯爱倩跨着货篮子直闯县委书记的办公室:“为什么老是赶我们?我没工作,不摆摊我吃什么?”谢高华态度诚恳地解释国家的政策,冯爱倩却不以为然。她不明白的是,自己没工作,做点小买卖,为何要被赶来赶去,还要罚款。两人的谈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谢高华说了两句话,“我理解你,同意你摆摊;二我会告诉有关部门,不来赶你。”
谁也不会想到,一位义乌农妇与刚到任的县委书记的一次“争吵”,无意间促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诞生。谢高华冷静下来,认真思索冯爱倩的话:开放市场对解决人们的生活出路有所助益,但国家的政策却不允许。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集贸市场到底应不应该开放?
雷厉风行的谢高华派了工作组,组织干部对当时只有3平方公里大的县城摆摊者进行查访。结果表明,就地摆摊“是老百姓为了生存找出路,是一个好现象”。经过大量调查,义乌县委做出决定: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在此基础上,义乌县委、县政府一号《通告》随之出台:“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县委还出资在县城稠城镇的朱店街两侧搭起上可遮雨、下可摆摊的简陋市场设施,也即为人们所熟知的“草帽市场”。谢高华用自己政治生命来赌义乌民众的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决策受到了上级领导支持。金华地委和义乌县委共同做出“关掉红灯开绿灯”的决策,全力支持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地委书记厉德馨亲自指示金华报(现金华日报)为义乌建设小商品市场创造舆论条件。金华报以《生活里的一条彩色河流――记义乌小商品市场》为题,采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率先在全国报道了义乌小商品市场。随后,省政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沈祖伦也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义乌兴商建县发展经济的模式明确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