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装备在当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比之北洋,亦不逊色。
唉,大清朝这个冤大头!
但更让蔡锷等人信心百倍的,还在于北洋系内部的分裂。
此刻,老袁长期仰仗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因反对老袁称帝,而遭受冷遇。段此时已在北京坐上了冷板凳,只好闭门谢客,诸事不理,偶尔还要应付一下背景不明的刺客;而坐镇南京的冯国璋则到处发牢骚说老袁不拿他当自己人。所以在护国战争中,段、冯两系人马都一概地磨洋工,甚至还公然与南方各路叛党分子勾勾搭搭讲起价钱来。
除冯、段两员大将外,北洋系其他将领也同样三心二意。
如刘云峰正面的第四混成旅旅长伍祥桢,他是云南人,颇不欲与滇军作战——出征前伍旅长就曾跑去找陈宦哭诉,说大总统做得好好的,忽然又要做皇帝,叫他去打云南……他祖宗坟墓都在云南,良心放不下去。陈强令其出征,于是伍旅上阵便故障百出,比如说打出去的炮弹,就老爱往自家人头上落。
故伍旅在战场上一触即退。
这个“一触即退”夸张到什么地步呢?作战时间最能说明问题。
第四混成旅面对的是刘云峰的护国军第一梯团。刘梯团自昆明出发,二十六日内即攻占叙府——而昆明与叙府之间的路程,有大小二十四站,就是说光走路也要花上二十四天的时间。所以刘云峰这一路除了曾与伍旅在横江一战外,简直就是行行军而已。而伍旅溃退时部队混乱,损失还不小:一个团长和四个营长在逃亡途中被起义川军捕杀,另一个团则被冯玉祥收容——后来把宣统皇帝撵出紫禁城的鹿钟麟,这会儿就在该团当第二营营副。
伍祥桢的第四混成旅,还是陈宦自称比较有把握的部队,其尚且如此,其他部队的表现就更可想而知了。
刘云峰梯团攻占叙府后,北洋军也曾于2月初组织冯玉祥旅、丁博霄团(属李炳之第十三混成旅)、朱登五(杂牌汉军)等部反攻过一次。其中冯、丁两部均系北洋主力,此战中兵力占优,保障有力,上去时声势颇大,然而……
丁博霄团出犍为一路攻叙府,该部进锐退速,小打即退。事后,丁团长面对该战场职务最高的冯玉祥旅长,是这样汇报战况的——他哭道:“没有什么,我们就是打仗弱一点……”要知道,这丁团长可是段祺瑞的得意门生啊(冯旅长在回忆录中替丁团长解释道:我看他也是不愿意打这无谓的仗,若参加另一种战争,他必不如此)!
其实丁团长完全没有必要解释什么——事实上,冯旅长远比他玩得出格。
冯旅长公然反对帝制,这早就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所以他一上阵,便寻机会与蔡锷私通文书,此后该旅官兵在战场上一概敷衍了事:挖战壕不足一尺深,开枪朝天放,还把宝贵的炮弹整箱地往山沟里倒(这一点冯旅长总算比伍旅长强些)。撤退时该旅炮兵营长宋子扬(士官七期炮科)更露骨,居然托词道路泥泞,明令部下扔掉大炮……也就是时任小头目的孙连仲死心眼,竟然拿出死守台儿庄的狠劲儿来拖炮,不然护国军就有得发财了。
这还不算,该旅在路上捡到护国军伤病员,也和自己人一体对待,由未来的“山东王”韩复榘照料着后送泸州。但韩大王刚走到叙府、泸州之间的江安,就被人给截住了。
剪径的是谁呢?刚刚在战场起义的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前述伍祥桢第四混成旅那溃逃的一个团长四个营长,就是死在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