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把目标刻在石头上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为了获得成功,一个人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即拥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同时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强烈愿望。一个清晰的目标是一切成功的起点。”

将目标刻在石头上,在没有真正实现目标之前,绝不让目标消失。要想练就卓越的行动力,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是前提。在开始任何行动之前,你必须明确希望通过行动得到什么。高行动力人士,他们非常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且绝不轻易偏离既定的目标。

参加过射击训练的人都知道,要想提升射击精度,必须设定一个靶子,瞄准靶心不断加以训练。靶心就是目标。如果没有靶心,看到什么就打什么,无的放矢,绝不会训练出优秀的抢手。

很多经理人忙于应付各种繁杂事务,却不是以目标为导向,无异于前言中提及的那个“农夫”,工作起来随机性太大,碰到紧急的事件就去处理一下。这样的行动只能导致应接不暇却收效甚微的结果。

有些经理人做事拖沓,行动不干脆,总有意无意地留下很多“尾巴”,将本可以缩短的过程延长再延长。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感到茫然和混乱。只有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才是指向成果的行动,才能有效避免“穷忙”的尴尬境地。

【案例链接】

沿着村子步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目的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

美国著名的商业大学哈佛大学在1979年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在调查中,他们询问应届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结果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写在了日记本上。他们把这些人列为第一组;另外有13%的人在脑子里有人生目标但没有写在纸上,他们把这些人列为第二组;其余84%的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的想法是完成毕业典礼后先去度假放松一下,这些人被列为第三组。

10年后,哈佛大学又把当初的毕业生全部召回来做一次新的调查,结果发现第二组的人,即那些有人生目标但没有写在纸上的毕业生,他们每个人的年收入平均是那些84%没有人生目标毕业生的两倍。而第一组的人,即那些3%的把明确人生目标写在日记本上的人,他们的年收入是第二组和第三组人的收入相加后的十倍。也就是说如果那97%的人加起来一年挣一千万美元,那么这3%的人加起来的年收入是一个亿。

明确清晰的目标是行动通向成果的指南针。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目标是凝聚力之源

目标不仅是行动的指南针,而且是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员工积极性的良方。很多经理人埋怨下属缺乏团队精神,缺乏主动性。团队好似一盘散沙、一潭死水,组织成员各自为政,明哲保身,死气成成。

事实是这样吗?来自心理学的权威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位员工都希望出色地完成任务,得到上司和别人的肯定,并且乐意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症结就在于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员工根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要做,又如何去实现目标?目标是将团队的所有成员串联起来的那一根线,并且让大家紧紧地拧成一股,为目标的达成共同奋斗、互帮互助、荣辱与共。只有明确了目标,员工才会主动思考该如何去实现目标,并积极采取行动,主动性自然就提升了。目标的实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会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形成良性循环,让你和你的团队走向卓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