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我们过分注重孤胆英雄的非常规表演,没有相对稳定的品牌战术意识训练。这表现在有些企业喜欢大力扶植一个品牌的成长、成熟,争标王,将所有资源无限制地投入在某一个品牌上,下定决心在某领域要登上“状元”宝座,即使毫无希望,也要奋力一搏。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资源过度集中,“优势兵力未必就能歼灭小股敌人”,有时候,游击队打一枪换个阵地、慢慢壮大的做法同样见效。而国内总是出现两个极端的做法,要么就是一个品牌经营数十年,既不见其夺冠,又不见其降级,“就这么顽强地存在着”;要么就是多元化扩张,几个品牌在不同的领域先后推出,顾首不顾尾。
这两种表现都是不成熟的。
从“宝洁香皂和清洁剂产品演变史”上看,宝洁的新品牌上市是一个常态,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品牌问世,同时,淘汰掉市场表现不佳的品牌,最终,日化领域里由宝洁的一大堆“秀才”控制着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一个品牌的成功并不是最终的成功,一系列品牌的组合成功,才是这个日化巨头真正成功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学习宝洁的产品意识,要抽提出本企业的品牌“家风”,对新产品的要求不要过分苛责,也不要将绝对资源倾注到某一个产品建设上,而是让能够代表“家风”的产品分期问世,只要不亏就是赚,逐渐形成产品系列。
从前面的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品牌差异总趋向于消除”,维护名牌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当老品牌逐渐衰退、让出市场份额的时候,也就是已经占有一定空间的新品牌崛起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你所经营的品牌并没有扩张的潜力,或者在某个领域内仅有一个品牌孤军奋战,争取市场份额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当然,也可以在某一个品牌旗下同时拥有不同的产品,比如说康师傅品牌,有饮料、方便面、饼干等不同的产品,但它的品牌“家风”是做速食品,让康师傅去做电脑,是不符合其品牌形象的,哪怕电脑再赚钱,它也不应涉及。
所以说,我们的企业要有计划地控制品牌,要敢于建立自己的品牌体系,并规定好品牌定位方向。单一品牌专业化的方向不是行不通,而是需要较高技术壁垒的支持,这并不适合大多数“平凡”的公司。
这如同一场拳击比赛或者马拉松长跑,没有一直出重拳的拳击手,也没有一直冲刺的长跑者,轻重缓急必须相结合,形成组合战略,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核心要素三
品牌传承的长效机制是建立品牌系列,新品牌的活力越充沛,老品牌的存在就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