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立柱取信”。商鞅变法之初,老百姓根本不相信他。因为国家一直没有让老百姓觉得哪里值得信赖。为了取信于民,表明政府是一诺千金的,他让人在咸阳南门外立起一根3丈高的木柱,然后张贴告示:谁能将这根木柱搬到北门外,赏黄金200两。告示一出,围观者众多,但没有一个人去搬木柱,一来因为大家不知道商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二来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天下会有这等好事——搬动区区一根木柱,会赏金200两?骗3岁小孩儿还差不多!过了几天,商鞅见没有动静,于是又张贴出新的告示,将赏金增加到1000两。这下,老百姓更加怀疑了,但3天后,还是有一个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那根木柱轻轻松松地搬到了北门外。商鞅立即召见扛柱人:“你服从了我的命令,你是一个好百姓,1000两赏金归你了。”商鞅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信任度低嘛。他所花的时间、给的奖金,都是信任成本。
我在小说《高中狗、本科鸡与博士猫》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老板因为怀疑员工报账做假,多贴了1张1元钱的公交车票,于是,他派司机开车花了半天时间去调查!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我曾经供职的单位。因为对1元钱不信任,而付出司机半天的时间和汽车油耗成本。职业场上的信任成本是很高的,老板因为不信任某位管理者,安排人员监视他,或者派人员明察暗访,这些“眼线”也是要发工资的。作为员工一方,如果不信任老板,在工作激情上也会大打折扣。比如,一个本来很有才华的人,因为害怕老板不兑现承诺的薪水,心里始终不踏实,进而不愿意全力以赴地工作。
事实上,信任成本随时随地都存在。因为对家人不信任,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甚至请私人侦探;因为家人不信任你,你表达某种意愿时,明明是十分诚恳的,但你得一再解释说明,他们才相信你。你到一家新公司,发现同事之间信任度非常低,你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去重建信任,而这些精力,本来应该花在工作上的。同样因为信任度低,你的好建议总是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即使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解释,去游说,结果可能还是得到一个“以后再说”的回复。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大约是“维持朋友关系的秘诀”,其中一条是“不要向朋友借钱”。看到这一秘诀,心里真不是滋味。有困难找朋友,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啊,可如今,借钱的确会借掉不少友谊。你向别人借,别人怕你不还,不借给你,于是,你在心里很难再当他是患难之交了;反之,朋友向你借钱,你担心他不还,也不借,对方同样会和你疏远。在低信任度的今天,“不要向朋友借钱”作为每一个人的座右铭,这真是人间的一大讽刺。
全社会都在为“低信任”埋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低信任”是由社会中的每一分子造成的,因此,这些单,也是为自己埋的。信任成本与信任度成反比例关系,信任度越高,信任成本就越低。提升信任,是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