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认知扭曲造成的压力

在心理学界,经常提到“由于认知的扭曲造成压力”。

所谓的“认知扭曲”是指思维陷入了非合理、非逻辑的“扭曲”状态。例如,“被上司狠狠的叱责,认为自己的将来一片暗淡”,就这一想法,姑且先不说是不是个人感情用事,很显然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扭曲的心理状态。

换句话说,容易患有压力的人,也可以说就是这种容易在脑中产生认知扭曲的人吧!

让我们回顾一下日常生活,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生活在扭曲状态的例子。

你本人有没有产生过以下的想法呢?

·失败两次(事实) → 反正还得失败(扭曲)

·有人这样说(事实) → 大家都这么说我(扭曲)

·别人看着我笑(事实) → 他把握当傻瓜了(扭曲)

·遇到反驳我的意见(事实) → 他讨厌我(扭曲)

·没有被理想的公司录用(事实) → 人生失败了(扭曲)

·他撒谎了(事实) → 人都是没有信用的(扭曲)

·认知的扭曲是有着共通的类型的,在心理学界,我们给每种类型都起了名字。

·在右边的页面,我们列举出最常见的扭曲实例。

如果在这些实例中,您认为“自己也是这样”的话,请进行确认。在后边我们会有相关内容,了解自己到底是哪种类型,在今后考虑使用“哪种是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代表性的认知扭曲类型

过度将其一般化

拿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草率的下定义说其是具有一般性的法则。 → “山田已经犯两次错误了,再交给他工作也一定还得犯错儿吧!”

两个极端的思考方式?黑白思考

讨厌事物处于暧昧不清的状态,通常非得让其明确才罢休。 → “那些不老实听从自己话的人都是敌人。”

自我关联

每当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时,实际上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却要责备自己说是自己的不对。 → “他生病了,全都怪我对他太冷淡。”

过大评价?过小评价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却要将其放大了去想,或者没有必要的过低的进行评价。 → “既然被上司叱责了,就无法再在公司里工作了。”

“应该”的苛求思考

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妄加断定“绝不可以这样”、“就应该这样”等。 → “身为女性就应该端庄文静。”

消极预测思考

实际上还处于事件未发生的阶段,就毫无根据的曲线顶人或事物的可能性。 → “反正我也做不好。”

全盘否定

实际上只是很小的失败,但却认为是无法弥补的大错。 → “考试失败了,已经是无法弥补了。”

猜心思

对方明明没说什么,却妄自的猜测对方的想法。 → “大家都把我当成傻瓜。”

对于压力的逻辑性理解

——从我的个人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说起来我开始涉及心理学这门学问的契机是因为自己有烦恼。也就是像“序言”中提到的那样,现在我将这一情况再详细的说明一下。当我还是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时候,曾经获得过奥运会的奖牌,我本想之后的人生应该是一片灿烂,但是与其这样说,不如说在奥运会之后,我就没有好好考虑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

我从六岁就开始游泳,十岁开始很认真的专心于花样游泳这项运动,二十一岁的时候迎来了88年的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了奖牌,我之前的人生大概就是这样的。名正言顺的得到“奥运会铜牌”的时候,真的是最最幸福的一瞬。那是一种挑战自己极限的“成就感”、是梦想成真的“幸福感”、是让那些一直在我周围给予我照顾的人高兴的“贡献感”,是“胜利”的“站在顶峰”的感觉??????自己完全沉浸在属于我自己的喜悦之中,加上媒体的大力吹捧,街头巷尾、甚至在电车上不断有人让我签名,在这让我成为“名人”的几年中,我以为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的。真是丢脸事情,自己竟让得意洋洋的误为自己已经是“伟人”了。

然后就迎来了巴塞罗那奥运会,从首尔奥运会之后就退役的我当然成为过去式。人们即使再看见我也不会回头了,这时,我就在想“我如果不是运动员的话到底是谁呢?”于是感到了后背有些发凉。我竟然不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到底是谁?这真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寂寞感、空虚感和失落感。

而解开我疑问的钥匙就是在我长达7年的美国留学时,我接触到的运动心理学。其中有“运动员的职业转移、职业过渡”这一讲义。运动员从作为第一职业的选手立场转向之后的第二职业是要直接面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这就是讲义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的内容就是学会接受打击。“运?员在退役之后,迎来之后的职业时,他们无法应对自己已经不再是选手的失落感,这就是不能够顺利过渡的典型例子,而且,特别是那些丧失感很强的选手会有“对于此前是运动员的自己,一直抱有很强的身份感”这样的想法。

当时我也是这样的人。十几年,专心于花样游泳,牺牲自己的全部而投入到比赛中。想着不这么做的话,成为“奥运会选手”这一的梦想就不会实现。在游泳队的时候,一有功夫思考“人生的平衡”时,就是想着在奥运会上出场,得奖牌,这些超乎自己想象的“伟业”是不可能达成之类的事情。于是就想牺牲什么才是最关键的。正是有了那样的心理准备,所以才认为除了“作为花样游泳选手”之外没有“自己”的存在。

有一件能让自己付出的事情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有失去“取得选手头衔的自己”的危险性。而且,我还懂得了“从运动员时期开始,就应该确立一个非运动员身份的自己。如果这样做,就能够灵活控制自己集中或放松的状态,这也是成为一名真正一流选手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我当时的压力,不是夸大其词,真是一种生死攸关的压力。那时的我真的需要得到帮助。而让我得救的就是要去把握“现在自己心中模糊混乱的”现状,根据意识中的自我认知“将压力逻辑化”,把自己的烦恼作为理论加以认识,拿出勇气面对自己不敢正视的东西,并且接受它,如果能将其客观化,就会有“无论是怎样的压力,我自己都能控制”的自我功绩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