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永好: 与希望同行(9)

从“饲料到餐桌”的转变

18年来,新希望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经营宗旨,从单一饲料行业向上、下游延伸,逐步发展成为集农、工、贸、科于一体化,以农牧业为主业,适度多元发展的集团企业。

《环球企业家》杂志这样评价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如果要盘点过去5年来中国的农牧业企业,新希望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中国向来不缺乏单一产业链上的巨头,如肉制品加工环节的双汇、雨润,把持国内鸡肉加工处理的山东六合集团。但最终,依靠房地产和金融的反哺,新希望2005年并购全国最大的鸡饲养、屠宰、加工巨头六合集团,几乎擒获整条禽类生产链;通过控股华北地区最大的生猪饲养和加工企业千喜鹤,刘永好一举进入猪肉这一中国需求最大的肉制品行业,成功打造了一个年收入突破5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群。”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好抓住了中国进行经济改革的时机,以饲料业起家,在1995年分立之前,他和他的三个兄弟创立了中国最成功的饲料企业之一。然而在2000年后,在房地产、钢铁、互联网等吸金行业竞争下,农牧业企业逐渐被边缘化,刘永好顺势进入房地产等行业,此后年年登上中国富豪榜,其财富大多是来自1994年参与发起的民生银行和房地产。相对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而言,农业投资长、回报慢。刘永好承认,2004年前后,“有人也曾建议过,干脆把农业卖掉算了”。

最终,刘永好和他的智囊团队达成共识,认为中国的农业产业将迎来一快速增长的大曲线。这一判断来自于刘永好的观察:  伴随城市化进程,农产品的生产者正越来越多地变成消费者,这必然造成小规模养殖在萎缩,而市场需求却在增加。他决定利用新希望多元化布局积累的资本重新打造一个新农业。金融和地产业曾稀释了这家老牌公司的主业标签,现在却成为刘永好达成“世界级农牧业企业”的跳板。

2005年,新希望开始了饲料行业向上、下游拓展至全产业链的转型。当年,新希望发布五年规划,不仅没有削弱农业产业在集团中的地位,还设定5年内将力争达到世界级农牧企业的初级门槛。刘永好明确在金融、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分别保持在20%、15%、15%左右,其余50%的资金将全部投入农牧业,在5年内致力触摸到“世界级农牧业企业”的门槛。到2009年,新希望的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刘永好认为:“世界级农牧业企业的内涵要远远大于国际化,不仅是走出去,而是全面达到世界级的标准。”他还对照美国农业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制定了10个标准。其中,在规模上,这一门槛应该是年销售收入为500亿元。这就不仅要求增大规模,还要转变增长方式,打造贯通整个生产链的猪、禽、奶三条产业链。刘永好将其称为“从饲料到餐桌”的转变。

毫无疑问,“从饲料到餐桌”的转变,对新希望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不断并购和整合行业资源,补充自己事业版图上的短板,这是新希望过去5年的突出特征。不过,新希望需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消化新加入的业务单元。据新希望2009年的财报显示,除新希望乳业营收呈增长之势外,饲料业务和屠宰及肉制品业务营收同比呈下降趋势,其中屠宰及肉制品业务下降较大,新希望收购北京千喜鹤后一直未能扭亏,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但这并不能阻止刘永好实施打造生猪和禽类产业链的宏伟计划。对于新希望集团而言,最为稳固的仍然是饲料行业。1999年,刘永好谨慎地选择与中国文化极为接近的东南亚地区试水,先后在越南、菲律宾等地投资兴建了10多家饲料公司。这些早年的布局不仅巩固了新希望集团在饲料行业的霸主地位,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来源。在继续整合生猪和禽类产业链的同时,新希望的另一个砝码是乳业。过去几年的持续投入,使其成为三聚氰胺事件的受益者之一。新希望发表公告称,2010年将投入3亿至4亿元对安徽新希望白帝新厂等奶源基地进行扩容。2009年报告显示,乳业也确实成为新希望农业的“利润奶牛”,其经营收入增长达20%以上。

2010年年初,刘永好已制订了下一个“五年计划”,即饲料销售超过2000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目标之下,刘永好希望在猪肉、禽类、乳业上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链化,同时打通资本市场通道,上与优势企业通过股权合作,下与遍地开花的农业合作社达成利益共同体。

2010年3月,刘永好在“两会”上提出“新五农”的概念。以前的“三农”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刘永好认为还可以增加农企和农社,形成“新五农”。刘永好的这一提案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刘永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国家通过带动农企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他希望能让农民通过规模化种植、养殖成为农场主,这个过程就是农民收入提高的过程。而合作社则是农民自愿的市场化行为,把产供销、种子、市场整合起来,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让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得到新的界定,也便于国家扶持。此外,单个农民不便于金融担保,而通过农社就能提供规模化担保。

刘永好强调,要坚持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都比较大,这些以及它的加工权重比农业种植的收益要大,这是发达国家的格局。

在2010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刘永好在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认为,国家要想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坚持走现代规模农牧业的道路,走产业链建设的道路。他指出,传统农牧业的生产格局是2亿多分散的农户提供肉蛋奶,食品安全很难保障。他建议,将相关助农资金集中起来去大力支持可追溯的、有系统保障的、绿色生态的、有规模的农牧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链的建设,既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又为现代农业的内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