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机器

每个编辑部里都会有一个他(她):忧国忧民的编辑、狂热忙碌的非执政党议员、“王牌”记者。更确切地说,是他们选择了新闻职业,来使“某些事情真正地具有意义”:改善与拯救世界。

直至20世纪80年代,报道重大事件的记者才成为具有批判意识的英雄。由于大多数人无条件地相信富有和进步的线性持续性,于是出现了一项值得尊敬的任务,即批评这种共识。批评新闻学的确是一个特例,它使得大多数媒体勇敢地写出了政治家与经济学家的言论。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另一种风潮席卷了整个传媒界。编辑部被强制节约成本。过度竞争导致了太多的负担。在书报亭里,报纸杂志在架子上堆积如山;而在每台电视机中,5个电视节目变成了现在的134个。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图书进入市场。庞大的信息已经快要把它的容器彻底撑爆了,而因特网使得平面媒体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对于挑剔的编辑而言,这真是个糟糕的时代,他们的新闻来源减少了,版面缩减了,但工作时间却延长了;所有新自由涡轮式资本主义在利益和财富推动下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运行机制,也改变了家庭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人口增多、贫富差距加剧等。这种现象就像涡轮发动机,每一个人都被裹挟进去,身不由己。——编者注的征兆都在我们身边越来越明显。编辑们该做些什么?他们必须增加一点点恐惧的剂量。所有媒介都把政治家当成被收买的废物,而这个世界则变成了危险地带。

“根本不会有人读这些。你难道不能再加一点点东西——现在好了,导火索呢?”

忙碌的非执政党议员或是编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观点:一群气候学家断言,地球平均温度异常的状况一直存在。证据是:在一个世纪之内全球气温上升了04℃。

当媒体不能再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时,便到了谈论天气这个古老话题的时候。它在日常生活中是如此的平常,但对于我们的全部幸福安宁又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除此之外,正如主编所说:“臭氧层空洞的面积正在稳步扩大。”

于是,忙碌的编辑写出了这种模棱两可的报道:“气候研究专家推测气温上升。”而接下来并没有什么情况发生。但不久,一位来自环境部门的专家致电一家著名画报社,对此报道提出质疑。几个星期后,它导致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更大规模的报道。

一个月后,一次国际气候会议在加拿大举行,编辑接受了主编安排的采访任务,他听取了大量关于复杂气候问题的报告。在返回之后,他勇敢地报道了这样的新闻:“在一个世纪之内,地球可能会变暖02℃~3℃。”

在这篇被允许发表在头版的进一步的报道中,大部分是有关南极臭氧层空洞的论述,对于这个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结论。新闻正如其本质,在保持绝对的距离、客观性和中立性的基础上,报道了所有确凿无疑的事实。

然而,接下来是“酸黄瓜之夏”——版面萧条。国内充满了热浪、居高不下的失业人口,还有人们的坏脾气。

“我们不能再谈论一次气候话题吗?”主编问道。

于是,有想法的编辑便一头钻进了档案之中。他找到了关于南极冰架断裂形成的巨型浮冰的空白报道。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但现在,重见光明了。除此之外,还可以展示正在融化的冰山,因为现在有在炎热夏季拍到的新照片。标题已经写好了:告别冰的永恒。

秋天,气候会议又一次召开了,这次是在日本。在此期间,气候已经变成了世界性的政治问题。正卷入一场有争议战争的美国人,拒绝签署一项重要的气候协议。我们的编辑不喜欢美国人,于是他和大部分读者分享了这些事情。

这期间,他成为了编辑部无可争议的气候专家。在与该领域的小人物搭上交情之后,他成功地采访了一些重要人物,甚至包括阿尔·戈尔。在日本,情况又有所不同。他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主要是关于地球在一百年后会变暖08℃~8℃的复杂推算。在一群旧金山气象学家描述的一项极端情景中,这个8℃被特别提到。

在最终定稿时,编辑部商讨为其安上一个最有力的标题,讨论直至深夜。最终,题目出来了:一百年后,地球将变暖8℃!

我们的主管,一位老江湖,更是一位挑剔的事实检验者,皱起了眉头,要求在副标题上使用虚拟式,否则报道不能通过。

没过几天,标题用更大、更清楚的字体刊登了出来:

我们的地球将这样毁灭!

地球将像我们的邻居金星一样,变得酷热难耐——这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物理学家带来的可怕预报。英国著名教授史蒂芬·霍金已经预见到我们这个星球的灭亡。

当然,这个升级版的故事具有很大的虚构成分。然而,事实上,在德国报纸中,全文和头条新闻是按照规定的次序刊登的,而且其影响力从来没有减弱。全球变暖是如今我们提及最多的恐惧概念。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全球变暖是不是真的”这个问题,而是媒体用来进行品牌推广、改变公众思维方式的模式——一种按照“选择—极端化—整理成文”进行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出现了所谓的虚构——蔓延开来的大规模谣言,而且在论断基础已经过时的时候,谣言的影响力仍然不会减弱。它的影响就像一个观点过滤器:不符合当时确定模式的一切都将被过滤掉,并且削弱人们对它们的认知。

当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残酷的竞争中时,投机原理就越来越能说明问题:如果某人写出或发表了什么,就必须要包括所有的元素,否则必定会错过一次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