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管理原则:泰勒和福特(3)

事实上,福特也不是一上来就是胜利者。在成功的做出了三辆汽车后,1899年,福特与其他发明家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但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因为福特一心只想研究新车而忽视了卖车。1901年,福特制造的汽车在赛车比赛中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胜利,于是,在投资商的支持下,他又成立了第二家汽车公司。可是批量生产汽车所需的技术完全不同于单件制造汽车,修理工出身的福特在当时显然还不能胜任这一重任。两次失败经历没将福特吓倒,他仍然谋求在汽车业的发展,并付出了比以往更大的努力:自驾赛车四处表演,不断改进汽车结构等。1903年6月,福特第三次与别人合作,按股份制模式成立了汽车公司。此时的亨利·福特不单追求技术,而且汲取先前两次创业的教训,将目光放在市场和消费者方面,他获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的制造业也是在各种各样的起伏中发展。比照福特,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面临的最紧要的事情就是从制造的周期中积极地积累经验,因为未来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

2.冷静地对待竞争

福特认为,不论是谁,只要能将某件事做到最好,就应由他来做这件事。用特权而不是用头脑来压制别人的才能,以便使自己获利,或是想将别人从某一行业中排挤出去,这是在犯罪。

以外部还是以内部作为战略能力导向一直存在争议。在整个传记中,我们都能体会到福特旗帜鲜明地以内部建设为根基追求卓越的想法。福特醉心于自己的研究,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改进工厂生产方面。他的逻辑非常明确:如果他所提供的商品是人们需要的,那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偏执的福特曾经悬赏2.5万美元,征求有办法让他在每一台汽车上节省一个螺钉和螺帽的人。他声称“你让我工厂的每个环节节省10美分,我让你平步青云”。这是非常典型的通过强化自身以应对外界竞争的思路,它可以使企业避免受到外部竞争者的牵制,也会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地强化自身能力。

3.服务高于获利

福特认为有良好管理体制的企业必然会获利。他所理解的利润是一种伴随着优质服务而产生的相应的回报,它是服务的结果。在开始规模生产T型车前,福特就非常清楚地定义了汽车的功能,他提出的七条理念到今天也可以作为汽车制造商学习的标准。例如,“大众并非都是机械师,因而车子的操作要更加的简单”、“车将被用于行驶在任何的道路上,因而它必须具备绝对的可信度”等。福特已经非常清晰地考虑他所生产的产品如何更优秀地为他的使用者提供服务,他知道这才是利润的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