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阶段目标——“坑道”里的台阶1)

要想拿下“高地”,有赖于对一个个“坑道”的争夺。同样,计划愿景的落地,有赖于将其细化为一系列的目标。将愿景在时间上逐级分解为阶段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对完成愿景的目标非常重要。

阶段目标要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的执行目标,对执行者的促动作用不大;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帮助执行者明确奋斗方向,并了解自己的差距,便于他们一步一个台阶地进攻,进而占领一个个敌军防守的“坑道”,最后将红旗插上阵地的主峰。

同时,“台阶”要设计合理,如果踏步的高度、踏面的长宽比不合理,就会浪费、透支执行者的“体力”。

台阶高,“累”弯腰

台阶的高度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主要使用功能、特点来确定的。一般来讲,台阶高度不得大于220mm,宽度要大于260mm,而且室外台阶的高度要小于室内台阶。

执行计划的制订,要充分考虑执行者与阶段目标的适应性。如果执行者是新员工,执行的内容是非常态工作,那么阶段目标不易太高,要降低实现目标的难度,便于激活他们执行的积极性。如果执行者是老员工,执行的内容是常态工作,那么阶段目标可适当调高,增加实现的难度,便于激发他们挑战自我的热情。1796年的一天,德国格丁根大学一名19岁的学生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开这道题的方法。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青年当着他的面再做一遍。

很快,青年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当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自古希腊时代以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仅用没有刻度的直尺与圆规,便构造出了正17边形的青年,就是高斯,他为欧氏几何提供了第一次重要的补充。高斯的成功,源于阶段目标的合理设定——作业,而很多时候,执行者的失败源于上级提出的目标过于艰巨。比如,为执行者设定的目标是拿下总统府。如果管理者把这个目标设定到执行的任务中,非但起不到太多的鼓舞作用,相反会使人害怕。

所以,当执行者接受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没人会挺直腰板承诺:保证完成任务!任凭你激情四射地动员,甚至让执行者天天不睡觉,最后他也不能认同,因为过高过重的目标,累弯了执行者奋斗的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