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执行计划的“伤”3)

急行军中常有的“伤”

作为管理者总是希望以急行军的方式,推进计划的实施,然而执行者却常常既耽误了时间,又没有完成任务。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往往是因为计划本身的“伤”。执行者带“伤”行军,不但影响了速度,而且浪费了资源。那么,计划都常有哪些“伤”呢?

计划“疲劳症”:计划内容过于空洞,口号较多,执行者没有执行愿望,对计划不认同,反应较为麻木和迟钝,懒于行动,上级催办缓动、不催不动。

计划“并发症”:目标繁杂、无序,缺少时间、空间的划分,这些导致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准确,行动时间滞后于目标要求。在一个寒冷的早上,农夫对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要耕的那片田时,发现耕田的设备没油了,农夫决定回家取油再过来。可是一想起耕田的设备没油,就想起家里的四五头猪早上还没喂。耕田设备没油大不了不耕地,但猪没喂可是要饿瘦的。农夫决定回家先喂猪。当他经过仓库的时候,农夫看到几个土豆,又想起自家的土豆可能要发芽了,应该去看看,就朝土豆地走去。半路经过木柴堆,想起来妻子提醒过几次,家里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抱一些木柴回去。刚走近木柴堆,农夫发现有只鸡躺在地下,他认出来了这是自己家的鸡,原来是脚受伤了,就决定先把它带回鸡圈。就这样,农夫从一大早出门到中午回到家,忙了大半天,晕头转向,结果猪也没喂,油也没加,柴也没抱回家,还有早上计划耕的地也没有耕。如果把故事中的农夫替换成执行者,把田地替换成客户,把油替换成客户资料,把猪替换成电子邮件,把木柴替换成手机费,这样的错误是不是每天都在企业里上演呢?

锁定的目标要少而精,会让我们在执行中有方向。目标繁杂只会让执行者无所适从,甚至导致行为陷于混乱。

计划“失忆症”:执行者不尽其责、难尽其责、推尽其责,忽视岗位责任,常常推诿扯皮。某厂数控机床出现了故障,为了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厂长要求尽快处理,生产科科长马上制订了查修计划。设备科维修人员到位检查,发现是一个专用规格的保险丝烧坏了。于是,设备科维修人员填写了采购申请,经科长审批提交到采购科,采购科科长审核后,交由采购员进行采购。采购员跑了好几家商店,又电话联系了好多家商场,均没有这种规格的保险丝,于是就告诉厂里这种保险丝买不到了。

时间一晃,几天就过去了,由于设备停产造成生产停滞的影响开始显现,也引起工厂各级管理者的重视,纷纷开始介入,询问前因后果。

在问题分析会上,生产科科长说:计划我做了。

设备科维修人员说:我查了。

设备科科长说:我批了。

采购科科长说:我审了。

采购科采购员说:我找了。

最后,厂长哭着说:都该下岗了……做了、查了、批了、审了、找了都是因为“忘了”。忘记了执行目标:修复机床、恢复生产;也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计划“缺钙症”:对执行中的突发事件没有预测和评估,意外处置方案缺失,造成只有任务没行动,有了行动没约束,执行过程没纠偏,完成结果没保证。

计划“失能症”:执行者只靠自身努力,没有能力去整合资源为执行目标服务;等着上级指导,否则不知怎样动手做;没有团队的合力支持,面对量大的工作任务总是“死机”。

以上五种错误,都是源于执行计划要素(最终愿景、阶段目标、组织分工、预备方案、资源配置)的缺失。本着吃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我们需要有效地完善和修补计划要素,治愈“伤痕”,还给自己健壮、完好的执行“躯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变化比计划快”。在企业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尤其在经济危机等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也随之出现微观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因素,我们要做的是采取博弈式计划,以变应变。

此外,在这样的意外变化中,我们的计划执行随之出现了许多的错误,如计划“疲劳症”、计划“并发症”、计划“失忆症”、计划“缺钙症”和计划“失能症”。面对这样的执行错误,我们要找出相应的计划要素,然后进行有效地完善和修补,从而完成执行目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