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对清单中的用语非常重要

下面结合核对清单的实例进行分析。图2 2是某酒店为餐具清洁人员制作的核对清单。在这一清单中,对刷洗餐具的行为进行了分解。

清单上列举了员工必须做的基本工作项目,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行文过程中使用的语言。

请大家注意清单上并没有写“用毛巾擦拭”,而是写成了“用毛巾擦拭,并把水彻底擦干”。

屏风是顾客一进门就能看见的,因此,必须一直保持清洁状态。但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员工很可能就想不到这一点。如果在清单上写成“用毛巾擦拭”,他们很可能就拿毛巾简单地擦一下,根本不管擦得是否彻底。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经理就不得不提醒他们。但是,他们非但不感激,还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批评。有的员工甚至会狡辩说:“我擦过了啊。”

为什么要擦屏风呢?无非想让它保持干净的状态。这样看来,如果最开始写上“用毛巾擦拭,并把水彻底擦干”,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了。就算是刚来的保洁员,也应该能够分辨出屏风上面是否有水。如果发现屏风上有水,他们就会一直擦下去,直到彻底擦干净为止,这才符合餐具清洗工作的标准要求。清洗餐具的人员只要看一下核对清单,就可以明确自己工作的目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刷盘子当成自己的工作,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如果用水刷不掉污渍,就想办法去找清洁剂;如果用抹布擦布干净,就用刷帚刷。“刷锅后把水擦干净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行为分析的过程中,对行为进行分解时,需要对行为进行具体描述,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如果只说“擦拭”,而不强调“擦干净”,就丧失了制作核对清单的实际意义。由于核对清单是用来指导别人怎样去做某项工作的,它就必须具体地阐述完成工作的具体方法,否则,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还有一点值得大家特别注意,那就是在制作清单时,需要反复斟酌,仔细权衡。以便第三者(除制作者和使用者之外)可以通过清单判断使用者是否按照制作者的意图行事。无论是谁,只要一眼就可以分辨出餐具是否擦干净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餐具是否干净就成为企业判断员工是否按照要求行动的标准。这就要求每个核对项目都能够作为判断员工工作成果的标准。如果使用表达模糊的词语,就会造成判断标准的偏差。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由谁来评价,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个盘子不是脏的吗?”,“擦得很认真,但是……”,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对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固然有员工没有充分理解工作目的的原因,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难辞其咎,他布置工作的方法很可能也存在问题。

如果只是要求员工“把屏风擦了”,那么,新员工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要求员工“把屏风擦干净了”,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就算是新员工,也一定会想尽办法把屏风擦干净的。

也许有人会质疑:“都跟他说把屏风擦了,他还不知道要擦干净吗?这是个常识,我难道还要手把手教他吗?”也许新进员工在踏入公司前对这一行根本一无所知,完全是这个门外汉。有些知识在管理者和行家里手的眼里来看只是常识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新进员工而言,却极有可能是前所未闻的。每位管理者都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