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为进行细致分析,并列出核对清单

在员工“由于不了解工作方法而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员工怎样去工作。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行为分析独具的特殊方法,即:对优秀员工的行为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出关键行为,列成核对清单,并交给员工。

例如,你的公司里有A、B两名员工。A员工的工作业绩非常出色,是一名高绩效员工。相比之下,B员工的业绩非常糟糕,是一名低绩效员工。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你需要认真观察A员工的工作表现,发现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关键行为,比方说:接人待物的技巧,接电话的方式,与潜在顾客对象的交流,等等。然后,对这些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列成核对清单,并将核对清单转交给B员工,督促其认真学习,反复训练。

所谓“组织”,是由所属成员的行为,而不是由思考或心理等精神层面的因素构成的。换句话说,组织就是行为的集合。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思考,就会发现那些经营状况不佳的组织,一定是在行为方面出了问题。假设公司中所有的员工都能以A员工为榜样,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理想的结果。

在制作核对清单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细化分类。但是,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行为都列到清单上,只需要列代表性的关键行为就足够了。按照一般惯例,最多只能列5种行为。如果数量过多,对方就会觉得枯燥无聊,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如果将所有的行为都列在清单上,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实施管理,就会陷入微观管理的误区,失去核对清单的特色。

在列清单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尽量避免将琐碎的行为全都列在清单上。否则,就会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对这些行为的管理上,偏离提高绩效的本意,可谓是舍本逐末。

道理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到了实际应用时,大家却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微观管理明明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为什么日本企业还一直将其奉若良策不肯改变呢?如果将所有的行为都列到清单上,那么,对于执行者而言就会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往往在落实几种行为后,就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蒙混过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