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集团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石油、石油产品、化工品、煤炭、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贸易活动。这些贸易需要大规模的海洋运输,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从事业务数量最多的海洋营运集团之一。壳牌公司也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运油轮船队的集团之一,截至1994年底,壳牌拥有84艘1万吨以上的油轮,总吨位为840万吨,其中一些油轮是壳牌拥有或管理操作的,另一些则是租的。这支船队在全球范围内为壳牌集团和集团以外的公司运送货物。一般来说,成品油可以用较小的船只(载重量为1万至8万吨)运输,而原油则需较大船只运送。壳牌也有一艘8万吨左右的油轮,可灵活运载成品油或原油。在全世界约70艘液化天然气船中,壳牌拥有或管理着其中的近1/3,在该航运领域中居世界领导地位。自1964年以来,壳牌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国际货物运送
5 000多次,积累了丰富的海运管理经验。
壳牌海运有限公司的技术部提供关于轮船设计建造、翻新改造、监督管理和某些专门技术的咨询服务,根据新的项目、新的装载液化气及其产品的轮船的设计,进行建造、监督、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等等。壳牌国际海运公司的航海运作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咨询有:轮船检验、船对船货物的转运、货物的快速发送、海上平台的检查、港口服务、港口发展、港口对货物和装卸的特殊需要的适应能力,等等。
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一体化的上下游业务整合,使得壳牌能够将其手中拥有的石油资源实现利用价值最大化。而且,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化,使得在危机年代,壳牌凭借其强大的下游盈利能力弥补了上游业务的损失,从而帮助壳牌渡过了难关。
关键成功实践之三: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并重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壳牌人自己同样关注其“家业永续”的秘笈。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壳牌曾经专门请咨询公司做过咨询,专门解答壳牌成功的文化基因,据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壳牌能够在动荡的20世纪中生存下来,最终成为一家享誉全球的百年老店,与他们合并后那种安格鲁—荷兰式(Anglo-Dutch characters)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这种英荷式的结合能使壳牌具有英国人与荷兰人的优点,能更和谐、更有效率。由于受早期大英帝国的影响,壳牌中的英式文化元素代表着一种世界范围通用的语言,这种语言能使壳牌将世界上很多地区联系起来,实现无障碍的商业交往及外交手腕的活动能力。而荷兰元素则更强调技术的力量,反映的是一种对科技的推崇而不是对权威的畏惧。观点二:壳牌的成功蕴藏着一种基于“科技推动”(technology push)而不是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的文化使得壳牌能够成功。壳牌的成功肯定有着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但是以上两种说法都提到一个共同特点:科技力量导致壳牌成功。壳牌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获得成功的呢?
1. 危机中树立科技DNA
为了打赢与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价格战,马库斯·塞缪尔二世在巴库视察油田的过程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采用油轮,采取批卖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从而与标准石油展开竞争。塞缪尔决定孤注一掷,他拜访造船专家,研究能耐热的油轮,并且采取各种周密的预防措施排除危险,终于在1892年,新设计的油轮“Murex”(骨螺号)问世了,油轮载重5 010吨,使得壳牌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壳牌在第一次与标准石油的交锋中取得胜利,一时间,壳牌的煤油充斥亚洲各个地区。
1897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陷入产量危机,为解决问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Kessler派出由两个地质学家领衔的考察组去勘探石油资源,这些“文弱书生”不负众望,为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油田。开启了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石油勘探与生产方面走科技化路线的先河,这一思想直到今天深深扎根于壳牌人心中。
因而,壳牌拥有与生俱来的重视科技研发的传统,因为正是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两家公司先后渡过生存危机。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壳牌在随后危机中能够应对自如,与其前瞻性的,强大的科技力量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