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充分认识工作在人生中的价值,才会热爱工作,才可能稳定地工作。
人生之所以辉煌,因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了辉煌。工作岗位是人生的坐标,工作业绩丰富了人生的内涵。
工作稳不稳定,得看你是否适合你现在的岗位,是否具备这个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职业常青,就是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稳定地工作,做出业绩,并不断地向新的岗位迈进。我们有必要专门来分析一下工作岗位的价值。
在过去三年里,我对“员工角色定位”所进行的第二步探索,就是分析岗位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我发现在,岗位的重要性,远远不仅在于让员工成为事实上的主人。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如何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如何获取生存条件?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又如何流芳百世呢?答案只有一个:拥有一个工作岗位,并创造出价值。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就如同人生的坐标一样。没有岗位,注定成为一片漂泊不定的浮萍,几十年“漂泊”的结果,就是一无所成。
看看我们身边碌碌无为的人,他们之所以失败,都失败于工作岗位上。我们再看看那些创造出卓越成就,并永远被世人景仰的人,他们之所以成功,都成功于工作岗位上。各类“家”自然不用说了,科学家成功于科学研究岗位,艺术家成功于艺术创造岗位,历史学家成功于历史研究岗位……企业里呢?比尔·盖茨成功于微软老板岗位,杰克·韦尔奇成功于GE公司CEO岗位……。成功者的坐标,当世的人们清楚的记下了,历史也清楚地记下了。而那些没有坐标,或者没有珍惜坐标,或者虽然有坐标,却没有创造出价值的的人,谁记得他们呢?
没有创造出价值的岗位,早晚会被他人剥夺掉,或者被无情的市场剥夺。
我有一位同乡,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一家国有企业做办公室工作。他工作非常马虎,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做好,以至于科长都不敢把工作交给他做了,旷工对他来说也是经常性的事情。
这位同乡经常爱说一句话:“我的位子,没人动得了!”因为他是当地一位政府官员的亲戚。他的位子,在一段时间里的确没人动得了,曾经有一位厂长想把这个人开除掉,到头来人没被开除,反倒弄得厂长自己下不了台。
但是,人讲“关系”,市场却是不讲“关系”的。没过几年,这家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滑坡,并最终倒闭,我的同乡失去了工作,他的位子被市场给“动”了。
与这位同乡命运相类似的人不少。当他们拥有一份工作时,错识地认为自己可以永远地拥有这份工作,甚至觉得国家理所当然该给他一份工作。更可悲的是,当他们失去工作时,他们中的很多人却连失去工作的原因也没有弄明白。
职业能否常青,工作能否稳定,决定于工作业绩的大小。人生的杰出程度,决定于人生坐标即岗位的价值大小。工作业绩或岗位价值最大化的惟一途径,就是把自己当主人,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这就又回到了“主人”和“主人翁意识”话题上面。
在早期的国有企业中,“主人翁意识”是相当浓烈的。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翻身做主人,充满着工作激情。而且,那时候人们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取人生回报的途径几乎只有工作这条惟一道路。再者,那时候人们的工作多多少少和政治前途是混在一起的,其对待工作的心态,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人们无法理解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发生了很大转变,绝大部分人不会把工作和人生目标、政治前途等同起来看了,工作只是他们获取生活所需物资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目的。在这个时候,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就有助于我们剖析“主人翁意识”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
1.生理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饥有所食,渴有所饮,寒有所衣,住有所居,这些都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需求,若不能得到满足,人们就会千方百计去争取,直到维持在一定的限度。生理需求还得不到满足,一般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
2.当生理需求相对地满足时,安全需求就产生了。比如职业稳定、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良好,得到各种福利、劳保、社会保险等。
3.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满足之后,人们就会产生社会需求,包括友谊、爱情、归属、社会交往等。
4.社会需求继续发展,则表现出人们对地位和尊重的渴望。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都希望拥有理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以此满足内心的自尊并赢得他人的尊重,这便是尊重需求。
5.需求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理想和追求的实现,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上述需求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物质需要,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