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第三章多头领导(2)

可见,多头领导、越位管理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等级制度的存在或者管理制度的不规范,真正的原因是人们潜意识中的等级思想在作怪。这种思想使做下属的不敢得罪那些越位领导的上司,而拥有权力的上司因为下属的这种畏缩,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对什么事情都要管上一管。

为什么在西方的管理中这种多头领导的现象比较少见?要知道,任何管理中都是存在等级的,西方的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即使是号称压缩了管理层次的扁平化管理,也仍然存在着"等级"。

真正的原因是,在西方人的潜意识深处,等级的意识并不强。在他们看来,清洁工与总裁是平等的,他们只有工作上的差异,而没有地位上的不平等。即使是总裁本人,如果越位去管理清洁工的工作,清洁工可能也不会听从他的意见,因为清洁工只服从于直接上司。

其实,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未必是全然合理的,也未必不是高效的。问题在于管理者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如何。

多头领导表示这个项目是集体领导的,可以集中多人的经验与智慧。古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再聪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相互间取长补短,互补互足,则能够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但是这里面隐藏着两个风险:

第一是领导之间没有协调好,没有统一的口径与决议。这样子的话,就让下属很是为难了。到底听谁的?听谁的都需要,但是往往这些决议是有冲突与矛盾的,这就导致了下属的无从执行。即使下属勉强为之,效果也已经大打折扣了。这是典型的多头领导的恶果,由于相互间的利益或者是矛盾引起不能精诚合作,影响了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二是虽然多头间是统一的决议,但在中国企业中有这样的现象,说的时候都"好好好",如果后面是庆功的话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临了出了问题的时候,却都闪了开去。就国外情况而言,下属已经尽了力了,而且由于诸多客观条件影响确实没有将项目完成得很好,那就没什么了。

其实一个项目的成败,始终取决于领导。策略或者方向不对,肯定是领导无能;下属能力不足或者态度消极,当然是领导用人无方;项目资源不足,自然是领导在企业的地位不那么重要或者项目本身就没有多大效益产出。但是,中国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官场的哲学也非国外所能相提并论的。

一个聪明的团队负责人,在遇到多头领导的问题时,不应该只是抱怨委屈,而应努力想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通常来说,团队工作在遇到多头领导,并且互相矛盾的情况下,要坚守一个原则,这就是"听领导的,干自己的"。不管领导怎么说,都不要驳斥,以示对领导的尊重。具体工作的时候,则抛开领导的各种"指示",选择最有利于完成项目的那个方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