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根前说京商:时尚更新观念丕变

北京人处变不惊的气度虽然让人赞赏,但也因此而显出其生活态度的保守落伍与不合时宜。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曾写道:满洲人来了,去了,老北京不在乎。欧洲的白种人来了,以优势的武力洗劫过北京城,老北京也不在乎。现代穿西服的留学生,现代卷曲发的女人来了,带着新式样,带着新的消遣娱乐,老北京也不在乎。现代十层高的大饭店和北京的平房并排而立,老北京也不在乎。壮丽的现代医院和几百年的中国老药铺兼存并立,现代的女学生和赤背的老拳术师同住一个院子,老北京也不在乎。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事实上老北京的这份无动于衷的人生态度中还是流露出些许对世事变幻的无奈,只不过他们将这种无奈表现得不动声色罢了。

然而,洋货的大量涌入开始直接冲击中国人旧有的消费观念,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时,人们习用洋货已到了“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地步。北京也不例外,自从1900年后,在北京这个相对传统保守的城市里也逐渐弥漫着追求时髦的、“崇洋”的社会风气,有人评论说:向日请客,皆中式菜馆,今则必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东交民巷的几家西式餐厅总是门庭若市,要想用它的包厢就得提前预订。上流社会人物的婚丧喜庆,或者谈公务、论私谊甚至买卖人做生意都会选择这些地方。中国人在饮食享受习惯上的改变才是其生活观念改变的最真实、最深刻的表现。出现在北京的这种全新的时尚应该说从深层次上改变了人们旧的生活模式。

这种改变并不仅停留在上层社会,即使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是显见的。当时人们已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昔日抽烟用木杆白铜锅,抽关东大叶,今则换用纸烟,且非三炮台、政府牌不御矣;昔日喝酒,公推柳泉居之黄酒,今则非三星白兰地、啤酒不用矣。至于服饰方面,有不少人用穿着西式服装来表示自己的维新倾向与政治态度,质优价廉的洋纱洋布则更是升斗小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有人评论说:衣食住之模仿欧风,日用品物之流行洋货,其势若决江河,沛然莫御。北京社会从对新式进口商品的迟疑观望到洋货的大行其道,表明了北京人生活观念的大变革。而且我们注意到,这个变革所经历的时间是相当短的。

生活观念的变革自然会表现在方方面面。当其时,北京的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城市妇女的解放就有了长足的进步。光宣之际,妇女开始走出家门进入各种公共场所,有的女性已经能够供职于某些行业。1907年北京大约有100名左右女性教职员。民国以后的政府机关开始招收女职员,此外还有一些妇女在纺织厂、化工厂里做工。妇女在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时经济上的独立程度也日趋提高。有意义的是,在经济上有更多支配权的妇女们已经能够直接到商店选购商品。而当女性消费者以主动的姿态出现在市场时,这无疑对于商品的花色品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北京人的观念变化是全方位的。北京的近代化进程也是全方位的。  

这种时尚或者说是生活实际需求的变化与城市人口增长相结合,从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给北京商人以崭新的发展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