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气预报》30年的怀旧线索(2)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大概持续了1个多月的时间。每天下午老韩和李媛两人就轮流手持预报资料和图表到中央台播讲,一直到节目播出之后才能收工。

这一年汛期结束之后,节目就转交给联播主持人播报,不过文稿和图形仍由气象台来提供。到了1981年洪涝灾害频繁的时候,“小韩”再度出山,时不时客串主持人,当年有人戏称他是灾害天气的“符号”。

在开播的这段时间里,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影像资料都没能被保留下来,我们只能从老韩手里唯一一张珍贵的临时出入证来追溯少许当时的影子(见图1-1和图1-2)。

1986年,《天气预报》节目实现“制播分离”

1984年年底,按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电视天气预报需要改革”的指示,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具体的名称叫做“微机图形动态显示系统”(在电脑中输入代码,生成预报图)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编码器”(供切换台播放)。这个系统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简陋,但却是那个年代信息显示方式上的一次飞跃,当属“科技进步”。

1985年夏天,人工手绘的预报图退出了大家的视线(见图1-3)。而采用摄像机翻拍的方式,黑白的台风动画云图开始出现在节目中(见图1-4),多少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觉冲击,老百姓也能看到地球上空的模样了(卫星云图至今依然是最直观通俗的专业图形)。再后来,城市预报的画面还配上了拉洋片式的风景照片,背景音乐《渔舟唱晚》也开始家喻户晓。198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国家。

图1-3 最早的电脑图形显示画面

按照部门分工:《天气预报》节目由国家气象中心制作,中央电视台负责播出并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由此,从1986年10月1日开始,《天气预报》成为中国电视界最早实现“制播分离”的日播节目。

1平方米的播音间

1986年,复杂的电视技术暂且不谈,但总要有一个声音进行解说,《天气预报》不能是卓别林时代的默片吧。那时候,国家气象中心并没有专业的主持人,为了找到一位声音条件还不错的“配音员”也着实花了些工夫。于是,从10月1日开始,一位叫崔淑萍的年轻姑娘成了《天气预报》的“御用配音员”(见图1-5)。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节目“配音员”就她一个人,无论刮风下雨、节日假日,她都要在每天下午4点钟准时出现在配音间。到了1987年的春节后,另一位叫刘飒的女孩成为兼职播音员(见图1-6),崔淑萍算是有了喘息的机会,不过刘飒这一“兼”也经过了9年的漫长时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