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气预报》30年的怀旧线索(3)

 除了人手紧张之外,环境也与今天不能同日而语。当时制作节目的地方—声像室一进大门是几个文件柜充当着屏风功能,几张黄色的大桌子依北墙围成半圈,所有的设备都摆放在上面。播音间依南墙而置,制作、播音、审片都在这里完成,而这个播音间只有1平方米左右,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播音间,尚未考证(见图1-7)。这还不算,那时声像室没有空调设备,夏天就只能多摆几台电扇。淑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们在播音前,先把一台较小的电扇摆放在小播音间里,一直吹到需要配音的时候再把电扇请出去,然后就开始在小播音间里“面壁”。日复一日,直到新的演播室修建完成,这个1平方米的播音间才光荣“退休”。

1988年,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赵红艳加入到天气预报配音的队伍当中(见图1-8)。赵红艳本身学的就是播音专业,配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样,三个女士在80年代的后半段就全权代理了配音任务。

又过了两年,那是1990年的初春,《天气预报》多了一个富有磁性的男性声音,他就是宋英杰(见图1-9)。那时候,他还是中央气象台的一名年轻预报员,从事中期预报(即预报未来4~10天全国的天气趋势),节目对他来说仅仅是一个业务爱好而已,做配音只是在他下班后把天气预报文稿以及从北京到澳门那30多个城市的预报规范地读一遍,对一个学气象出身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估计在当时他自己都预料不到,后来这个兼职还真成了他努力钻研的职业。

24小时天气预报图之外的新面孔

还要从开播时说起,那时候24小时预报图(见图1-10)是整个节目的“当家花旦”,播报员就是围绕着它说话的。时隔5年之后,观众看到了由卫星拍摄的台风动画云图。到了1986年,还增加了中国责任海区天气预报(见图1-11),为海上航运、捕捞、勘探进行气象服务(1989年2月6日改在午间新闻中播出);另外,云图动画着上了彩色(见图1-12),夏天还增加了台风预报图(见图1-13)。以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评价,天气预报画面还是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