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社区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互联网的这一特点正使其演化成最具革命性的人际联络工具。但深入分析的话我们从中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即人类联系得越密切反而变得越分散。
社交网站俨然已经成为Web20时代的标志性平台和新的群体组织方式。通过这些网站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社区,设置个人背景和兴趣爱好之类的公开或半公开性资料,向好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互动,赢得他们的关注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对群体成员来说,社会资本是一项很重要的收益。有专家认为这种资本主要分为两类:沟通性社会资本和黏结性社会资本。
沟通性社会资本源自于人类生活中的“横向”人际关系,即和那些不同于我们但又能在需要时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关系。这种帮助包括提供信息、信任、技术支持、求职过程中的出谋划策或是工作遇到问题时的悉心解答。这些都属于我们延伸性社会网络中的弱关联性关系。我们从LinkedIn、Ecademy和Meetupcom等网站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沟通性社会资本。在这里,成员之间所共享的只是一种基本意义上的善意和互惠式的兴趣交流。我们可以以RotaryClubs网为例来进行观察,这个网站只是鼓励,而非要求其成员互相进行交易。
而黏结性社会资本则源自于联系密切,高度同质化的人群,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经常会形成很亲密的人际关系。黏结性社会资本包括我们在家庭、宗教群体、粉丝俱乐部,甚至是在犯罪团伙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这些群体不但为我们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帮助,还会在危急时刻给予我们安全保护。因此,这一类群体属于高信任度,频繁接触型群体,其成员之间彼此会产生深刻影响,能强烈地左右一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就连购物、看电影和选举投票都会受到其影响。对营销者而言这些群体正是最有价值,当然也是最难以渗透的群体。
在现代网络世界中,全球化大型成熟网站或许备受瞩目,如MySpace、QQ、Facebook等。但在它们背后还有着无数的小型社交性网络,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自己成立的社区内按自己的喜好和他人展开联络、沟通与合作。在这些小型网络中,大部分都支持用户已有的社会关系,你所要做的只需把这些潜在的联系“激活”而已。另外一些网络则允许用户建立和培育沟通性社会资本,结识新朋友,拓展自己的个人或职业人脉。
当那些“巨无霸”网站的成员数量达到超过2亿人的天文数字时,MySpace将成为全球第五大用户网(仍落后于中国最流行的汉语网络社区QQ),而其他大部分网站依旧是小型和专业化的群体。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主题成立的社区,其数量之多简直令人咋舌。而且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例如有宠物爱好者热捧的Dogster和Catster,职业妈妈们钟情的CafeMom,高中体育运动迷们忠实追随的Takkle,以及曲高和寡,强调品味的aSmallWorld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