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上市之路的先锋(2)

“一个尚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国有企业一下子到了国际资本市场,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上过中学的小学生进了大学课堂,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难以马上适应。其中最大的难点是诚信和公开透明的运作,要将上市前作出的承诺及兑现情况完全公开,置于所有股东的监督之下。这意味着募集来的每一分钱是不是按照承诺花的、怎样花的都要交代清楚,都要接受国际标准的检验”,袁璐如是说。

在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编一个可行性报告不难,但完全照此执行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对青岛啤酒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它只能由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再到严格按照规则办事。这些国际规则包括作为上市公司每年递交规范的年报和半年报,对涉及公司的重大事件作出及时详尽的披露等等。

当然除了难以适应的麻烦和痛苦,资本市场也给青岛啤酒带来了机遇和用于发展的资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青啤H股和其他香港上市股票一样出现暴跌,其股价最低的时候只有几毛钱,远低于公司的净资产,这意味着公司整体价值被贬低。危难之际,青啤率先提出了回购H股计划。股份回购是指用市场价格把发出去的股票回收回来,然后注销。这样,股份少了,但公司的整体价值提高了。当公司的股价再次上升后,可以再次以市场价格发行相应数量的股票。当时,这种操作方式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实践中也缺少相关的配套法规,但这个计划还是得到了包括中国证监会在内的国内监管机构的批准。采用了股份回购的方法后,其股价反弹很快。青岛啤酒也由此成为了第一家采用股份回购的大陆公司。

2002年,青岛啤酒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资本运作。10月22日,青啤公司与美国A-B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在香港市场向A-B公司定向发行总金额为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此举让青岛啤酒募得了超过14亿港元的资金,同时也使A-B公司拥有了青岛啤酒27%的股份。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四个阶段

自青岛啤酒上市以来,中国公司已经有15年的海外上市历史。其间,有些公司的股票受到过热烈的追捧,有些公司的股票跌破发行价,还有一些股票现在只值几分钱。总体看来,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热潮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992年年底,中国证监会成立后不久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仪征化纤等8家国有企业紧随青岛啤酒的步伐,先后在海外上市。第一批在海外上市的企业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而且行业集中于制造业。考虑到中国政府一向对制造业大力扶持,而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又高于世界平均值的1倍多,国际投资人对这些股票青睐有加。

第一次浪潮持续到1994年就消退了。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公司上市半年后的中期业绩公报和1年后的年报业绩较差,且这些上市企业在管理制度、体制、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仍存有传统的痕迹,特别是缺少激励机制。于是,国际投资人对中国制造业的兴趣开始消退。

第一波浪潮之后,华尔街又迅速找到了替代品,它们是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司,包括航空、铁路、公路、电力等领域,如华能电力国际、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但是和第一次浪潮一样,国家宏观经济的疲软使许多在建项目被迫缓建或停建,导致相关企业严重亏损。第二波浪潮也随之消退。

自1996年起,红筹股开始掀起第三次中国风浪潮。所谓红筹股是指在海外注册并在海外上市的大陆公司。这批公司包括招商局、中国华润、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其主挂牌在香港;通过美国存股证方式(ADR),他们的股票也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这次浪潮终结于1997年10月的亚洲金融危机。

第三次浪潮退去后,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股票紧闭大门长达15个月。1999年2月17日,以生产数码无绳电话称雄市场的广东侨兴环球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日其股价升幅达268%。1999年7月14日,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挂牌当日股价由20美元飙升到美元,上涨235%。自此,在高科技经济的带动下,中国企业开始在华尔街掀起第四次浪潮。

微软、谷歌等IT神话鼓舞了中国人创新求富的热情。许许多多的新兴公司(主要来自互联网和新能源领域)开始在海外资本市场寻找发展的机会,而海外资本市场也成就了新浪、搜狐、百度、无锡尚德、新东方和阿里巴巴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而今,他们的传奇仍在继续。

张冉/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