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创业者的机遇(1)

时光倒转回1982年,当白德能(Bob Theleen)募集完第一个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创业投资基金时,这个美国人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钱有了,但在中国大陆却找不到可以投资的企业家。

原因很简单:计划经济是不需要企业家的。虽然在1978年邓小平已经决定将中国带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但4年之后,那些未来的企业家们仍在为他们的第一桶金而苦苦挣扎。

在这样的尴尬中,白德能的ChinaVest悄然成立,并成为第一支专注于中国的创业投资基金。由于彼时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还处于一片空白,白德能只能将目光放在已经来到广东的港台企业家身上,在他们位于珠三角的巨大流水线里寻找发财的机会。

20多年后,白德能曾经面对的尴尬已不复存在。中国的创业投资家们已经习惯了用挑剔的眼光在成堆的商业计划书中寻找前途远大的公司,然后再和那些同他们一样挑剔的企业家用夹杂着英语单词的中文讨价还价,锱铢必较。

20多年,弹指一挥间。虽然中国至今仍只能以世界工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在这些见惯了世界顶级企业的创业投资家眼中,创新的力量已在这个国度隐隐生长。

“我对于在这里见到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前景感到兴奋不已”,硅谷的顶级投资人Timothy Draper在接受《中国商业周刊》记者的采访时谈到,“今后,我们一定能在中国看到世界级的创新企业和影响世界的商业模式”。

“皮包公司”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ChinaVest就陆陆续续做了好几笔投资,但其第一个实质性的成功案例却发生在10年之后。1993年,ChinaVest以1200万美金入股总部位于香港的玩具制造商鑫达实业,并于1997年帮助其在纳斯达克上市,使其成为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企业。

ChinaVest在80年代的其他投资记录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而其前中国区总经理赵军在接受《投资与合作》记者户才和的采访时回忆起这段经历也只是感叹,“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投资必须根据整体经济环境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太超前了不行,落后了就更不行”。

像过去30年间在中国层出不穷的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白德能这样的创业投资家最初遇到的大多是质疑和不信任的眼光。

“最初,别人都当我们是皮包公司。”IDG VC的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在多年之后回忆起最初的投资经历时仍难免心生感叹。“在某些国内的创业者看来,我们好像是说话天花乱坠的骗子。我们愿意投入资金,只做小股东,也不那么看重赢利,还会适时退出,可他们都不相信——天下还有这种掉馅儿饼的好事!”

熊晓鸽也是中国最早的创业投资人之一。在美国完成学业之后,他加入了在IT资讯和IT媒体产业初具规模的国际数据集团。1993年,熊晓鸽回到中国,帮助国际数据集团成立了IDG VC。此后,IDG VC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创业投资基金公司,目前掌管的基金规模达到15亿元;其投资过的100多家公司中不乏百度、携程、腾讯这样的明星企业。

现在,每当熊晓鸽出现在各种投资论坛上,他的身边总是围满了企业家。除了递上自己的商业策划书,每位企业家都会伸手拿一张熊晓鸽的名片,虽然名片上熊晓鸽的手机号已经被他秘书的座机号码所取代。

为了让这些“皮包公司”看上去更为可信,熊晓鸽和其他的外资创业投资基金选择了与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及公司合作,设立合资的创业投资基金。1993年,熊晓鸽代表IDG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创业投资公司,熊晓鸽亲自任总经理。

这一策略无疑是条捷径。与政府的合作能够让这些创业投资机构有机会接近那些高校和国有研究所里的科技成果,同时也给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个进一步理解创业投资的机会。

此后数年,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创业投资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但是,任何捷径总是有代价的。自设立之初,一些与政府合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就被要求只投资于当地的企业,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地域上的限制意味着许多前景颇为不错的投资项目不得不被放弃。同时,这些海外归来的基金管理人员也常常抱怨他们的合作伙伴对创业投资知之甚少,对于资金使用的层层审批也浪费了很多难得的投资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