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摄关、武家(2)

二、摄关与院政的角逐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开始了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个转折的时代,此时日本从律令制国家开始转向武家政治。而这个时代政坛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摄关与院政。

大家在玩《太阁立志传》游戏的时候,里面的新武将登入中有一个武将出身的选框,选项有三个:源氏、平氏、藤原氏。这三个选项确实让许多不太接触日本史的人感到困惑,这就涉及藤原氏的摄关政治。

藤原氏来源于大化改新的名臣中臣镰足,他在消灭苏我氏的政变和后来的大化改新中都是中大兄皇子即天智天皇的得力助手。中臣镰足死于669年,在临终前,天智天皇曾经亲自来探病,并且授予他“大织冠”的冠位,来表彰他的功绩,同时赐姓藤原氏,这就是藤原氏的起源。中臣镰足死后,他的后代世代为官,权重一时,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就是《大宝律令》撰修的主持者之一,而且官至右大臣。藤原氏还与天皇家族保持着联姻的关系,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光明子为圣武天皇皇后,开创了藤原家立后之先声。权臣加上外戚的身份,使得藤原氏成为日本政坛上最炙手可热的家族。

养老四年(720),藤原不比等去世。藤原家还是继续辉煌。藤原不比等有四子,他们将藤原家分为四支:南家、北家、式家、京家。四兄弟都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长子藤原武智麻吕死前官至正二位左大臣,死后追赠太政大臣;次子藤原房前官至正三位参议,追赠正一位太政大臣;三子藤原宇合曾为遣唐副使,官至正三位参议式部卿兼大宰帅;四子藤原麻吕官至从三位参议。这四个人都名重一时。神龟六年(729),藤原家与皇族的长屋王因为皇位继承人和皇后人选发生争执,最终藤原家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这一风波进一步确立了藤原家的稳固地位。

藤原的南家、式家、京家在此后的战乱与政治斗争中分别衰落,这样就形成了北家一枝独秀的局面。858年,清和天皇即位,只有9岁,按现在的话来说,他没有行为能力。于是,天皇的外祖父藤原良房以太政大臣的身份摄政,他以摄政的身份借机排除了其他中央豪族,藤原家的独专地位得到了巩固。藤原良房是第一个正式的太政大臣,也是摄关政治的创始人。

所谓“摄关”,“摄”自然指的是“摄政”,也就是在天皇幼年时代表天皇掌权,而“关”呢,指的就是“关白”。所谓“关白”,从字面上来说,是一种奏报官,向天皇禀报奏章之类,实际上权力不止于此。877年,藤原基经成为阳成天皇的摄政,在宇多天皇时,又改任“关白”,藤原基经就成为第一个关白。这样天皇幼年、病弱时,藤原家就为摄政,等天皇成年亲政后,就为关白,摄关政治就成为定例延续下来。摄关时代是藤原家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藤原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大有曹操之风,天皇废立、国政大事无一不出自藤原家,地方领主也纷纷寄进,以求庇护。藤原家因此也被称为“摄关家”。

摄关对天皇来说等于把政权拱手相让,天皇当然不甘于这种局面,于是,天皇发明了“院政”与之抗衡。

院政始于白河天皇时期,白河天皇在位13年,他于1086年主动退位,传位给太子崛河天皇,新的天皇当时只有8岁,白河天皇退位后就出家为僧,成为“法皇”,法皇以太上皇的身份设立院厅,继续执政。这样就避免了新的年幼天皇即位后摄关家继续把持朝政的局面。这个办法很好,鸟羽和后白河天皇也仿效这个做法,院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摄关,日本政坛也就出现了摄关和院政博弈的局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