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快燃尽了,学籍簿子也顺利填完了,她哈了哈快冻僵了的双手,又悄悄把“借”来的那本送回原处。刚要回身,抬头看见墙上有个很大很大的人影,吓得差点儿叫出声儿来。她下意识地想跑,可那身影也跟着她动;她晃了两下身子,那影子也晃了两下。她吁了一口气:那分明是自己的影子嘛!
她回到自己的桌旁,夹起填好的学籍簿子,提起那眼看要烧着手的洋蜡头儿向门口走去。不知怎么,事儿办完了,心中涌起一种好像偷了他人东西的感觉。刚要推门--“啊!”这回她真的叫出声来,手中的蜡烛,腋下的簿子,都掉到了地上。透过挂满霜花儿的门玻璃,依稀可辨外面有一张脸,一张男人的脸,在下方一束跳动的烛光映照下,忽明忽暗,煞是可怕。
门开了,他走了进来,弯腰拾起那本学籍簿子,拍拍上面的灰尘,看了看,递给肖先生,又捡起那段洋蜡头儿,对着自己手中的那根儿洋蜡点起来。刚要递过来,大概让烛火烤着了,一松手,那蜡烛头儿又掉到地上,灭了。
“啊,对不起,您还是用我的吧。”
“……”
“肖先生”没接他递过来的洋蜡,也不吭声,只是低头看着地上,不知是冷还是怕,她一个劲儿发抖。
“瞧我,竟忘了自我介绍,鄙姓王,也是本校教员,刚刚看见教员室有亮光,我有点儿不放心,就赶过来看看……没想到是您,惊着您啦,请肖先生原谅。”
说着,他竟给她鞠了一躬。
“肖先生”往后退了一步,不知所措地又摇头又摆手地说:“别……您别叫我先生……我……我得回去啦。”
“好,我来送您。”
王先生说着打开门,用手护住被风吹得歪向一边的火苗,回头招呼着:“天黑风大,您尽量离我近点儿。”话毕,他侧过一步,用自己身体挡住前边刮来的风,再弯腰向前走去。
到了那间小北房的门前,他轻轻推开门,转身将洋蜡递给“肖先生”。
“您快进去,明天还有课,早点儿歇着吧。”
“谢谢王先生……”她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着,掐着王先生的手空出来的洋蜡的上半截儿,接了过来。
王先生侧过身子,将她让进门,然后说:“我回去了。”
“您的洋蜡……”
“我道儿熟,闭着眼睛也能摸着门儿。您留着吧。”
刚要回身离去,又站定补了一句:“您刚刚来,许多人和事难免生疏。像这学籍簿子,日本人搞得如此复杂,我刚来时也不知怎么个填法。如果信得过我,也许我能给您一些帮助。咱们今后就是同事了,千万不要客气,肖先生。”
“您以后别叫我先生,好吗?”
听她这么一说,王先生也乐了:“咳,老师之间叫惯了。其实,白天同事们谈起您,还真不怎么叫您‘肖先生’……”
她好奇地追问:“那……他们叫我什么?”
“叫您……”他沉吟了片刻,“叫您--小先生。”
王先生说完,自己先觉着不好意思了,头也不回地带上门,转身快步离去,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夜色中。
说来也怪,刚才两个人说话时,门始终敞开着,炉火一直封着,可肖先生却一点儿不觉得冷。
经我这么想象,描摹,还原,他们的青春故事,有没有一点点《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气韵?
但我最后必须澄清的是,以上并非我父母的恋爱,此王先生非彼王先生,但肖先生的确就是我妈妈。这是妈妈的初恋,但终因民族与宗教的原因,为老辈人所不允。五年后,妈嫁入了另一个王家。
我十几年前听妈讲了她的初恋之后,真的是感慨万千:当肖先生与王先生携手登上医巫闾山看日出时,那该是多么难得的浪漫与幸福啊,这是在“夜茫茫”下卑微的幸福,沦陷国土上的个人风月,她与大时代的洪流相比,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当然对我来说,却又有着另一番意义:他们多亏没幸福到底,否则没我什么事儿啦!
我有个一岁的生日照片,戴小帽子趴着,贼亮的一对眼睛往前看。可惜照片丢了,为什么觉得可惜呢?我死记着一个印象,这张照片里的我,跟我儿子现在的模样太像了。
丁丁三个月的时候来了一个月嫂,特别快人快语。记得有一次,她抱着孩子看那些老照片,愣怔怔地插了一句嘴:“咦?王老师,我看你这儿子……怎么那么像他爷爷啊?”
我心中一凛,亦悲亦乐,强笑道:“怎么可能呢?”
祖孙之间,血脉也能带来穿越时空的印刻?要知道,他跟他爷爷差了95岁。
她摇头,看着我爸爸青年时的照片出神,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边看边说:这血脉传承啊,简直太神了。
我也经常抱着我儿子,端详着我爸爸的照片,喃喃地低语:“爸,您有孙子了。”想象着冥冥之中血脉的连接,内心会有一种皈依家园的感觉,会觉得很踏实。
血脉传承·妈妈的初恋(2)
我本顽痴:王刚自传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