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十而立(8)

上了路,我才知道,南宫说需要一个月,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和走法。每天早晨,要等露水消透,南宫才肯上路。并且提前算计好中午打尖的市镇,必保有客栈,能睡午觉。太阳落山前,一定要找到宿头,绝不走夜路。南宫跟孔丘解释说,这是为了安全。依我看,还不如说南宫不想因为旅途劳顿而放弃公子哥的派头。当然,我和那两匹马都打心眼里喜欢他的派头。我们一路上遇山看山,逢水临水,好酒好肉,逍遥自在,十足过了一回公款旅游的瘾。

春光山色,催人情思,在路上,南宫问孔丘,到了周,他有什么问题准备请教李聃。孔丘说,他在读周礼的过程中,最不能理解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如果大夫犯下叛乱的大罪,也可以不受刑罚吗?而礼不下庶人,就更过分了。礼不下奴隶,还说得过去。要是连平民都不守礼,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南宫说,可是,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人觉得礼太虚飘,主张用法来治国。孔丘说,他们不懂,法只不过是末节,礼才是根本,法在礼中。你以为礼只是一般的礼节礼仪吗?或者,只是厚葬和三年守丧这样的小事儿吗?你错了!礼在周初,是典章,是制度。一切活动,包括国家行政,包括日常生活,包括与他国外交,都要守礼。而且是从王开始,从国君开始,从贵族士大夫开始,做出守礼的表率。上面做得好,下边绝大多数的平民,少有不跟从的。这才是治国的根本。当然,极少数作奸犯科之徒也会有,那个时候再动用法来零星地惩罚,就行了。

出境入卫之前,我们在郓城接受邑长杜知胜宴请。席间,杜知胜为了佐酒,给我们讲了件趣事,说近日邑内出了一桩奇案,一个叫公冶长的少年,自称能懂鸟语。有一天,他听檐头一群乌鸦叫,说南山有狼咬死了獐,于是他就跑向南山,想捡个便宜。到了南山脚下清河边,见一群人正围在一处,公冶长远远地大喊:是我杀的,是我杀的!结果,那些人围观的,是一具尸首!官差把公冶长抓来下了大狱,公冶长一直喊冤,杜知胜正不知如何处置呢。孔丘和南宫兴趣顿起,马上要杜知胜把公冶长领来相看一下。

没多久,官差引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孔丘一眼就喜欢上了。南宫问公冶长,是不是真的懂鸟语,公冶长说,他从小就喜欢养鸟,喜欢听鸟鸣,时间久了,确实能听懂几声。可是,没想到,这次却听走音了,惹下了大祸。杜知胜悄声告诉南宫,其实,经过仵作勘验,那具尸首并没有伤痕,要么是失足溺水,要么是投水自尽,而且方圆十里之内没人认识他,估计是从清河上游冲下来的。

这样,由孔丘和南宫具保,公冶长当场被释放回家了。宴会结束,公冶长父母已经等在驿馆门口,他们对孔丘感激不尽,决定让公冶长拜孔丘为师,等我们从周回来,就可以带上公冶长一起上曲阜了。公冶长还偷偷告诉孔丘,他将动员两个好朋友南宫适和公晳哀结伴同行。

再上路,孔丘显得格外振奋,没等出国境,就已经有所收获,南宫和我也替孔丘高兴。

南宫真是聪明人,进入卫国前,他把我们的车存在一家驿馆,买了一辆卫国出产的马车。他计划,等到出卫国进郑国时,再卖掉这辆车,买一辆郑国的车。尽管各国道路宽度不同,但我们用这招,就免去了一路颠簸之苦。穷家富路,有钱是真好。而且,因为我擅长讨价还价,买进卖出间,居然还小有赚头。当时我就想好了,以后赶车腻了,就去当商人,这条道来钱真是太快了。

在卫国,南宫凭他老爹的一封书信,拜会了司法部长蘧伯玉。蘧伯玉好酒,与孔丘一见如故,两个人在酒桌上喝了个平手,倾谈甚欢。但孔丘对郑国好像有偏见,不愿意在新郑多停留。在南宫的坚持下,我们还是去参观了著名的刑鼎。南宫问孔丘,郑铸刑鼎,你怎么看?孔丘说,这就是大堕落时代的开始,他们一定会自作自受的,你等着瞧吧。

孔丘认为,礼看似无形无象,其实无处不在,法也应该随之无形无象无处不在。可是,郑国却把法条铸到铜鼎上公布给百姓,将来必然遗害无穷。你想想,就算你集中了所有的专家,设计得再细密周全,也不可能把世间所有的罪名全罗列出来。那么,你刑鼎上没有规定的罪,就是漏洞,就会给奸徒和讼师钻空子的机会。比如说吧,子路发明出来的绑架,在郑国就不会受罚,因为刑鼎上没有,可难道绑架不是罪吗?因此,郑铸刑鼎,是自缚手脚,而只有无所不在的礼,才是治国的根本依靠。

我在旁边听了,大不以为然。我太熟悉孔丘了,早发现他发议论的特点了,一到关键的地方,他就躲了。什么叫无所不在的礼?说来说去,还不是国君说了算,他说谁有罪谁就有罪?

孔丘对南宫说,这次去周,他还想见一个人,苌弘,周王室乐府主管。南宫说,对了,我一直想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强调音乐的重要?要说娱乐,音乐当然是好东西。可是,说治理国家,音乐也能起作用,很难理解。

孔丘对南宫说:起初,我也和你一样困惑,后来,多亏姥爷逼我学吹喇叭,否则我也悟不透这一层。我是在葬礼上发现的,喇叭不响,丧家的哭声多半敷衍,是哭给外人看的。可是,我的喇叭一响,他们马上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声动二三里外。就算是路过的行人,也有很多被我喇叭催哭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