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7)

校园活动

春游秋游

小时候,学校每年会组织两次旅游。一在春天,一在秋天,一曰春游,一曰秋游。

游览路线由远及近遍及城郊各大景点,名胜古迹,动物园植物园,各类历史战争文物纪念博物馆。

小时候对这两次旅行可是看重,一年里最让我们期待、盼望、激动不已的,除了春节和寒暑假,也就是这两次旅游了。

春游或秋游的那天,我们可以不用穿校服,我们可以不必写作业,我们的书包里不再装着书本作业本而是装满零食饮料糖果,我们走向学校的时候不用走进教学楼,只要在校门口等着接送我们的大巴开来。

春游或秋游的那天连老师都会特别和蔼可亲,不戴眼镜或者穿上裙子高跟鞋,看见我们的时候不喊着:安静,早读,而是笑眯眯地准备带我们去玩。

春游或秋游总是以年级为单位展开的,所以当轮到自己的年级旅游那天,看着别的年级的同学背着书包匆匆忙忙冲进学校,我们心里就充满了一种高高在上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满足感。当然,当轮到别的年级出去玩,我们要背着书包匆忙冲进学校的时候,看着校门口身穿花花绿绿衣服等着大巴的同学们,我们的心里也充满了嫉妒和郁闷。

食物篇

如果问当年的我们,春秋游的重点在于什么,估计十个人里有八个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吃。

春秋游食物大盘点

1.维生素面包。这种面包外面包着花花绿绿的彩色纸,非常好看。这可是小时候春游的必备食品,又便宜又顶饿,依稀记得是五毛钱一个,有时候也买来当早餐,但其实味道不算好。

2.奶油面包。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升级版面包,一般是长条形,中间用刀切开,切口处塞入奶油。小时候能吃上一口这个面包就觉得可享受可高兴可滋润了。吃的时候常常用力挤面包,把奶油从面包中间挤出来再一口咬下去,并且不爱吃面包的两头,因为奶油含量太少。

3.火腿肠。这个简直就是小时候春游秋游大人小孩老师学生杀人越货的必备之物。具体还可以分为双汇的,金锣的,杂牌的,猪肉的,鸡肉的,鱼肉的。那时候谁要是能弄几根双汇火腿,再加上两个奶油面包,那简直就是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4.八宝粥。亲亲八宝粥是第一家打出名气来的八宝粥品牌,依稀记得在我小学时进入我的视线,最早要四五块钱一罐,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的价格。所以第一次吃到八宝粥就是托了春游的福,我跟我妈说,好多同学都说要带八宝粥--配以很无辜很乖巧很楚楚可怜很想要又不敢要的眼神。老妈一声长叹,买回两瓶八宝粥放进了我的书包。

5.饼干。小时候最出名的饼干是乐芝和富丽,一个是甜口的一个是咸口的,尤其是乐芝,那叫一个酥,那叫一个脆,那叫一个好吃,那叫一个回味无穷。印象里乐芝是三块钱,富丽是两块五,在膨化食品还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时候,春游的时候带上一包当零食,是多么大的享受啊。

6.饮料。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带白开水,也有些家长比较贴心,给孩子灌一水壶的酸梅汤。后来就变成了健力宝,再后来发展成了洋品牌可乐和雪碧。小时候这些易拉罐饮料的价格其实要远远高于现在,还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可乐竟然是四块五一听。

7.话梅。这也是春秋游时绝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像是情人梅啊甘草梅啊话梅肉啊话梅糖啊,尤其有一种名叫“话梅皇”的话梅,更是风靡一时,几乎能做到人手一包。后来零食也蓬勃发展起来,这种蜜饯果脯类的衍生品也越来越多,比如说杨梅,芒果干,山楂条,甚至苹果片香蕉干都纷纷登场。可最无可取代的最被大家广泛认同并且购买的,似乎还是话梅本身吧。

8.糖果。这个就要看个人爱好了,不同的孩子带出来的糖也都不太一样。不过总体来说,小时候比较普及的是酸三色,后来变成大白兔,再后来是巧克力,到中学以后也会有同学很奢侈地带上进口巧克力比如德芙金帝吉百利,甚至吉百利里的奢侈品--怡口莲。

9.其实家常便饭也不是没有的,而且是相当拉风的。谁要是能带个妈妈炸的鱼段儿啊,煎的牛肉啊,做的肉脯啊,包的包子啊,那简直就会变成同学们的焦点。

10.果冻。我们小时候还没有蜡笔小新之类乱七八糟的牌子,喜之郎一家独大。喜之郎是昂贵产品,尤其是带果肉的大碗装,拿出来,拉风啊,吃一口,爽啊。

当然其他的还有牛肉干啊干脆面啊旺旺啊乖乖啊佳宝系列啊口香糖啊泡泡糖啊……总之到了春秋游的前夕,大家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拉着父母去商店,假公济私以春秋游为名把自己平时想吃的爱吃的难得吃到的东西纷纷收归旗下。

在路上

其实坐在旅游大巴驶向旅游景点的路上,才是春秋游活动的高潮所在,孩子们往往在这个时候玩得最高兴。

通常大巴以班为单位,每班一辆。座位是随便坐的,于是自然男女生各占车的一边,不屑,也不好意思和异性坐到一起。关系好的同学要互相坐在邻座和前后座,方便聊天。

大巴开出去没有几分钟大家就开始不老实了,首先是零食大交换。然后含着糖块嚼着牛肉干咽着花生米叼着海苔,大家就开始折腾了。

男生凑在一起神侃,打牌,或者交换游戏机,讨论游戏攻略。女孩子们就一起听歌,聊天,八卦明星,甚至讲鬼故事。

集体参与的项目是唱歌。车开到一半,总会有不知道哪一个人突然起个头开始唱歌,大家也就都跟着唱起来。低年级的时候唱的歌还都比较纯情,比如“小鸟在前面带路”一类,到后来就发展到流行歌曲。记忆里有一次全班同学一起吼唱潇洒走一回,那齐刷刷的五十多个人一起唱出的“我用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实在蔚为壮观。

至于能不能把唱歌进行到底则要看你赶上了什么样的班主任,更重要的是你赶上了什么样的司机师傅。凶的司机会大吼一声:吵什么吵!车里便顷刻安静下来,不得不说司机的威慑力实在比老师要大。而如果遇到和气的司机叔叔,不仅不会阻止我们,还会和我们一起唱。这时候,老师那尽职尽责的“别吵到司机师傅开车”的叮嘱,也都变成了大家的耳边风了。

都是旅途,都是大巴车,但回程的路途却通常不像去时路上那样热闹。大家多半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一来是折腾了一天都累了,二来是大家心里也都有点小小的伤感,明明是盼望了那么久的事,却一下子就结束了,其实是有点委屈的--就像是过年前殷切期盼新年,过年后又莫名产生微小的失落一样……

那些地方

春秋游的地方包罗万象,内容也包罗万象。总体来说大家也有喜有愁。

最喜欢的是逛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悠闲,轻松,自由活动时间长,还有好多小卖部可以买好吃的。最无聊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烈士纪念碑或者博物馆,完全没有撒欢的余地,连吃零食都显得理不直气不壮。最恐怖的一次是居然带我们观看731部队的纪实片,还有手术场景的蜡像再现(至今还记得躺在手术床上的蜡像胸口一片血红……),看完之后大家个个两腿发软小脸发白,不得不说这种爱国教育是有效的,在如此深刻的恐惧中,我变成了一个对待日本问题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最先苦后甜的是爬山,虽然爬的时候累到半死,但终于登顶看着天高云淡浑身大汗地站在山顶的小卖部前买饮料痛喝的感觉,又怎一个爽字了得。最先甜后苦的是远足,总是在笑语喧哗里开始,在叫苦连天里结束,最开始大家追跑打闹像脱了缰的野狗,走到最后几公里的时候又累得像死狗一样。最有挑战性的是野炊等一系列需要大家自力更生的项目,过程和结果基本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最后大家还是要依靠老师才能好好点着火做好饭,混个囫囵半饱。

最新奇的应该算是忆苦思甜,我们曾经被带到当年地道战的地道里参观,一直记得黑黢黢的地道里,点着幽黄的灯,导游阿姨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以前这地道里有多少机关,多少暗坑,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走在只能容纳一个人宽窄的洞穴里,后面的人拉着前面的人的手,谁也不敢说话,脸都是白白的,走在我后面的妹妹手心里全是汗。我则一直在想,这地方会不会闹鬼呢?从地道里出来又让我们吃了忆苦饭,野菜饭团子,咸菜,清汤,可大家居然吃得非常香甜,我琢磨着要不就是我们把这东西当野味吃了,要不就是老乡实在没好意思对我们下狠手。

最愁最痛恨的当然是春游秋游之后雷打不动的游后感,不过写了那么多年,也写出经验了。总不过是“今天我们要去×××玩”--“一进入/越过/走进/穿过××,××就映入了眼帘”--“我们参观了××,××,还有××”--“我们有的人在×××,有的人在×××,还有的人在×××”--“我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我要努力学习/做×××××的接班人”--“啊,今天真是难忘的/快乐的/有意义的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

入队

少先队,全称中国少年先锋队。

入队,即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我入队这件事,被安排在小学一年级就快要结束的时候。

记得异常清楚,因为那天是六一。

爸爸妈妈对于我能成为年级里第一批入队的同学,表现出了极大的欣慰和热情。他们托人制作了一枚金牌,正面刻着星星火炬标志和“中国少年先锋队”七个字,背面刻着我的名字。金牌当然不是真正的黄金打造,并且在后来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中渐渐变成了诡异的绿色,可当年只有六岁的我,天真地以为那是一枚纯金的牌子,并且一度将其当成我最宝贵的财产。

当然,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枚金牌的意思,不管怎么样,哪怕平时从不表达,他们始终以我为荣。

那一年的六一,天很高,云很远,天气很炎热。我和另外几十名同样有幸被选中的小朋友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在招展的五星红旗和鲜红并且缺了一角的队旗下,庄严宣誓入队。

入队仪式,是颇经过一番折腾的。我们这群孩子在很多个下午里,在太阳公公热情的关怀下,在柏油被晒得发烫的操场上,一次又一次为该仪式进行彩排。

--怎么走位,从哪里走到哪里,谁致辞,怎样由老师帮忙佩戴红领巾,怎样宣誓敬礼……如今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但当时就一个感觉--累!真××的累啊!

那时候我们这群倒霉孩子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彩排结束,我们好能一哄而散去买根冰棍儿喝杯饮料到树阴底下像快被热死的狗一样伸着舌头喘几口粗气。

队歌,自然早由音乐老师反复教导过。

队徽,自然早由大队辅导员反复训练佩戴过。

红领巾,自然早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正着反着打过。

队服,自然早就发下来,被妈妈熨得没有一条皱褶。

誓言,自然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落了。

在我们的疲劳、紧张、兴奋、期待中,六一儿童节到来,在全校师生的众目睽睽之下,我们穿着绿色背带裙/短裤式样的队服,走正步,致辞,发言,升旗,表决心。然后在班主任老师和大队辅导员慈爱目光的注视和帮助下,庄严地举起握紧地拳头,认真地,一字一句地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宣誓:

--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至今依旧记得几十名小学生热切地真诚地,举着拳头齐声大吼:时刻准备着。这五个字。那时候,我们是真的,那样准备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