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集十三万,亲征统八旗。粮空营□□,□□力难支。退进□□□,□□□□□。
阐谟烈□□□□碑
嘉□□□仲秋望杏山松山即事御笔
嘉庆帝于嘉庆十年(1805)第一次东巡经过此处所题,诗中描述松杏战役的惨烈,歌颂清太宗的谋略和武功。
碑的右侧是道光帝的题写的七言律诗:
忆昔王师历锦州,十三万众集明兵。
文皇二□风云变,胜国千军□不惊。
承德承畴终背主,山松山杏尽连营。
追维创业诚非易,仰见神□□且□。
□□奠杏山松山述事
道光九年岁次己丑季秋御笔
此诗写于道光九年(1829)秋,道光帝东巡谒祖陵,返回的路上来此谒碑时。诗中描述松杏战役的壮观景象,缅怀清太宗的雄才大略,追思先祖创业之艰难。
抓到洪承畴的时候,皇太极已返回沈阳。他得知消息,立即下令,将洪承畴、祖大乐解往沈阳;其余拒降的丘民仰、曹变蛟、王廷臣及其部二百多人,连同所部士兵三千余人悉数处斩:只有夏承德的部下和家属获免。他还令将松山城夷为平地。从这一点看,皇太极只对洪承畴和祖大乐有兴趣,为招抚祖大寿,就将祖大乐也押送沈阳,没有就地诛杀。
松山城既破,皇太极立即调兵进攻锦州。明守军看到松山兵败,士气瓦解,且“城内粮尽,人相食,战守计穷”,朝廷又无力救援。祖大寿在皇太极一再招降下,率两千余人献城投降。十年前祖大寿就投降过后金军,但降而复叛。皇太极没有计较祖大寿的不忠行为,照旧对他进行招降。锦州城破之后,清军“屠戮城中人民”,百姓财物也“收取一空”,祖大寿被送到沈阳。锦州的蒙古兵“丈义不屈”,坚决不降,结果被清军全部诛杀。锦州为清军占领之后,塔山、杏山还在明军手中,清军仍采取挖壕沟的办法,围困明军;同时皇太极多次下诏,劝两城的明军将士投降,遭到拒绝。在锦州降清后的一个月,四月八日,多尔衮移军塔山,发动进攻;第二天,攻入城内,明军七千人全部被歼灭。十几天后,清军攻打杏山,明将请降,长达两年的松锦战役,至此全部结束。明朝在关外的城池要塞,除宁远外,全部落入清军手中。杏山城也被毁坏。从松锦战役看,清军还没有摆脱野蛮的掠夺状态,屠城杀戮都是十分残酷的。
松锦战役的失败,使明军尽失精锐;而清军的大获全胜,就为清朝进攻关内奠定了物质条件和军事力量。
洪承畴的失败,说明明朝中央的兵部和前线统兵大将意见不一致。从熊廷弼、袁崇焕到洪承畴都是因为将领之间互相拆台,或中央权臣从中作梗,而导致兵败的。洪承畴援救锦州形势本已吃紧,由于清军倾巢出动,明军很难抵挡。洪承畴主张以守为战,可以把清军拖疲,甚至拖垮。但明朝兵部一再催战,正中了清军的计谋。明军以己之所短击清军之所长,自然是要失败的。而且,由于明军和清军交战,屡战屡败,士气涣散,战斗力远不如清军;加之由于权臣的干预,号令不一,造成部将不听指挥的现象,洪承畴指挥不灵,是导致松山战役一开始就全线崩溃的原因。当然洪承畴在兵力部署上也有缺陷,把十三万援兵集中一处,首尾没有呼应,容易被清军包围,甚至当清军挖壕围攻之时还没有察觉到,这是军事部署上的一次失算。但是,这一有严重缺陷的兵力部署,是违背他历来作战方略的,是在被迫的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施,自然就容易失误。分析起来,造成这一失误的根本原因,还是明廷政治极端腐败,崇祯帝又性多疑忌,用人不专。既然用重臣洪承畴援辽,一切军事部署就应当以洪承畴的策划为用。而崇祯帝却听信并不了解前线情况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意见,下诏要洪承畴速战,陈新甲更是多次驰书催战,派到前线的职方郎中张若麒,在前线和洪承畴意见不合,不断给洪承畴出难题,多次催战。这样一个指挥系统,洪承畴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作用。因此,洪承畴的松山之败被俘,并不仅是洪承畴的“失计”,而是明朝政治腐败的结果,败是正常的,不败是不可能的。
明末史学家谈迁评论明清双方的两次大战役,即萨尔浒之战和松锦之役时,有过一段话:
自辽难以来,悬师东指,决十万之众于一战,惟杨镐与洪氏。镐分兵而败,洪氏合之亦败。
什么原因呢?他没有说,其实很清楚,杨镐统兵时,朝中就不断催他出关,派阉党的人监军;洪承畴统兵时,朝中仍不断催促出兵,那时虽没了阉党,但又出了个兵部尚书陈新甲和职方郎中张若麒,同样妨碍前线统帅发挥作用,造成号令不一。在上述这种情况下,无论什么样的统帅,有才能,或才能较差,都不可能将战争引导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