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松山决战(4)

围城望救甚切,已有屡旨剿援。乃至今未发一兵,未通一信。

他要求抚镇道的官兵们,“不得观望规卸”。松山前线给明廷的报告中也说:

眼前光景,四总镇尚无消耗,督抚司道,复座困松山,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封疆诚岌岌矣。

松山被围之后,音讯全无,城里的情况一点也透露不出来。按松山的地形,即处于低洼之地,四周偏高,如果清军用炮强攻,当不难攻陷。据说,皇太极考虑,城中有一万多精兵,洪承畴还在督阵,因此只是围而不攻。同时敕谕洪承畴及松山的明朝将士,敕文中说:

朕率师至此,料尔援兵闻之,定行逃遁。遂豫遣兵围守杏山,使不得入,自塔山南至于海,北至于山,及宁远东之连山,一切去路,俱遣兵邀截。又分兵各路截守,尔兵逃窜,为我兵斩杀者,积尸遍野;投海溺水者,不可胜数。今尔锦州、松山救援兵已绝,朕思及此,乃天意佑我也。尔等宜自为计,如以为我军止围松、锦,其余六城未必围。殊不知时势至此,不惟六城难保,即南北两京,明亦何能复有耶?朕昔征朝鲜时,围其王于南汉山,朕诏谕云:“尔降,必生全之。”及朝鲜王降,朕践前言,仍令主其国。后围大凌河,祖总兵来降,亦不杀之,尔等所素闻也。朕素以诚信待人,必不以虚言相诳。尔等可自思之。

看来,皇太极是颇有心计的,他认为:若是强攻,清军会遭到损失;要是等待城内弹尽粮绝之后,松山城会不攻自破;如能迫使明军及其统帅投降,对清军更为有利。洪承畴的声望和才能,他已闻名,所以在敕文中详细摆出形势,说明清军必胜,明军已无他路的道理,以事实宣传招降政策。当然,那时的洪承畴不会因此而降清。不过,他的境遇的确很糟。城内明军坚持了五个多月,粮食已很缺乏。洪承畴以及各总兵每天只能吃碗粥,而援兵却毫无音讯。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三十日兵部题稿说:

松锦又围,皇上发帑金以购死士,终不能通一消息。今汪镇东乘贼疏防,透围而出,输告情形,以五款条进。……臣亲扣镇东围中消息,据供:旧督抚镇如洪承畴、丘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无不竭力死守,如士兵每日食米一碗,督抚镇亦每日食米一碗,城中粮米,尚可支撑到三四月,惟望大兵速至,以救倒悬。

但是,援兵始终没有到来。明朝派不出援兵,固然由于松山新败之后,明朝损失巨大,仅兵马器械损失就达十分之七;更重要的是,明朝腐败已极。朝臣不顾国家安危,只是应付公文,不办实事。洪承畴等前线指战员急也罢,崇祯帝急也罢,个别朝臣急也罢,都无济于事。堂堂兵部,到后来干脆准备放弃松山、锦州了。困守松山城中的洪承畴,曾组织力量突围,先后几次都没有成功,实在是兵力不足。洪承畴见援兵无望,突围不成,就只好闭城紧守,其实是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束手待毙而已。大势已至此,城中军心也难稳定,松山副将夏承德暗中降清,约定于二月十八日夜配合清军攻城。第二天清晨,夏承德率部众捉住洪承畴和诸将领,献与清军。清军毫不费力地就攻入松山,得到了洪承畴和明朝诸将。

民间传说,洪承畴在城破时乘马逃跑,马失前蹄跌倒,洪承畴被清军捉住。至今在松山南城岗还有“马失前蹄”处。后来,清朝的嘉庆皇帝令人在此立碑,纪念清军的松杏大捷。碑名《御制述事碑》,又称“纪胜碑”或“纪功碑”。碑文有上千字,正面刻汉字,背面刻满文,内容叙述松山、杏山战役的史实。由于人为的磨损,年久失修,加之碑石是用当地的绵石制成,易于风化,碑文已不可见,只有碑石两侧刻的诗文尚依稀可见。这是嘉庆帝、道光帝巡幸时写的。左侧为嘉庆帝题写的五言古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