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咒语 第九章(1)

1

冯石以后总是在记忆里凝神着姜青的画像,那是他自己画的。他认为自己不但比那些诗人强,也比一般的画家强。他内心曾经拥有过的对于文字和对于色彩的迷恋让他非常骄傲,他看不上任何那些舞笔弄墨的人,特别是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有钱人之后。他出版了自己的日记,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画册。他在序言中肯定地写道:如果不是因为很忙,那中国一定会多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他在序言中没有说,中国会多一个真正的画家。是因为画家对于技艺的要求比文字要高多了吗?他也没有在那篇序中说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太忙,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作曲家,或者音乐家。是不是因为他不会弹钢琴,甚至于都不认识简谱或者五线谱呢?所以,在冯石的眼睛里,那些中国作家是不值一提的,人人都会写字,人人都有观点或者思想,仅仅是用文字把这些东西输入电脑,那真是太方便了。而且出版一本书的费用又是那么低。冯石用文字为姜青画了肖像,像所有人一样,他也对自己的文字那么自恋,他有时会沉浸在自己的语言里,感受着自己的天才。显然,那幅挂在墙上的姜青的画像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他没有画过油画,他曾经为她画过速描,他有这种聪明劲,那时他的天才彻底展示。他把她的脸有意识地画得很长,很长,一直长到了从复兴门到建国门的长安街上。中间有劳动人民的天安门还有李嘉诚的东方广场。姜青脸长的时候,就是她生气的时候。冯石从一开始就发现她可能是一个爱争论的女人,只是还没有到时候。她是一个有见识的,熟悉英国和美国的女人。她语速很快的时候,说过的很多话,他都很难懂。姜青生气的时候,就是她渴望讨论问题的时候。冯石在日记里曾经多次描写过姜青的形象,他也曾经多次问过自己,是不是因为孤独和恐惧,才让他舍不得离开(或者一脚踢开)这个有些自我中心(也许是极端自我中心)的女孩儿?于是那个形象越来越清楚,最终成了一幅油画。

2

你应该重视管理了,我觉得这个公司最最欠缺的是优秀的管理人材。

我缺的是钱,不是管理。

现在这样,就是以后有了钱,也会跟没有钱一样。

有了钱,什么都有,没有钱,什么都没有。

你会有钱的,可是那些钱,最终还会失去。因为你不管理。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冯石与姜青之间,角色分明,不用说明了。任何人一看到,就知道哪是姜青的,哪是冯石的。

就在这样的语言后边,姜青的面目有了光彩,如同那个时候很多优秀的女人一样,她渐渐成了一个被众人注视的,最终也变得神秘的女人。

姜青天天跟冯石在一起,她占有冯石的时间,甚至于超过了关树。

冯石有几次想问姜青,她的邦德去哪儿了?为什么这些天她能那么自由?冯石没问。他不想问,也懒得问。他像是一个真正的懒汉一样,不去思考,不去追问。他只是糊涂地跟姜青在一起,就好像那是一次夜间的散步,除了月亮陪着他们以外,没有别的东西。他可以想象邦德出差了,或者他们吵架了。他也想象姜青忍受不了邦德,独自搬出来了。是她自己要搬出来的,而不是我冯石让她搬了来的。我可以不必为她承担责任。也许她也真的跟许多别的女人一样,在他身边嗡嗡几声,就又飞远了。就像是一只蜻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