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即发
朱棣听完张信的一番话,叹了口气,对张信说:“生我一家者,将军也!”这才对张信不再隐瞒。当即从病榻上下来,再也不装病了,立刻让人把道衍和尚等人请进来,急定起兵之计。
这边张信闯入燕王府告密,那边张昺、谢贵也开始行动,调集军队入城,加强防务,同时派人十万火急奏报朝廷请旨动手。朱允炆得到奏报后,很快给了回复,批准立即逮捕燕王府的官员。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朝廷跟燕王朱棣双方,已经到了那种擦枪走火的地步了,可是下达的命令还只是逮捕燕王府的官员,而不是燕王本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朱允炆他们还是下不了决心。在双方相持的情况下,一方面已经下了决心动手,另一方面却还没有下决心逮捕,结果也只能是下决心的一方更加主动,更能够做到先发制人。
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旧历七月六日,北平布政司的一个吏员窃窃私语说得到张昺收到的朝廷秘密文件,他看到文件后,不由大吃一惊,怀揣着这份文件来到燕王府。
这个吏员名叫李友直,是保定府人,在北平布政使司,官职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省直机关的小办事员,干了多年,因为没有“学历”,没得到提升。他一向仰慕燕王朱棣,可是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办事员,哪有机会与燕王结交?这次见到有如此良机,他赶紧冒着危险,带上机密文件,叛逃到燕王府。
朱棣听说又有一个布政使司的办事员前来投靠,心想,哪能有这么多凑巧的事情呀,闹不好是布政使司派来的诱饵吧。所以他是将信将疑。这时候李友直急了,拿出偷来的朝廷密件让人交给朱棣,并且死也不肯再离开王府了。朱棣这一下才真的相信了他。你想啊,如果李友直只是一个诱饵,怎么报告完消息还不肯走呀。留下来,如果被发现是假的,还不要了他的命呀!
朱棣知道张昺、谢贵就要来王府抓人了,再不动手,也就只能坐以待毙了。于是火速命王府护卫指挥佥事张玉、千户朱能率护卫军士入卫王府。这时他们能够调动的王府护卫还有多少人呢?实在是少得可怜,只有八百人。按照明朝的制度,一个藩王应该有三个护卫,如果一个护卫按卫的编制设置的话,也应该有五千人,三个卫就应该有一万五千人,有时往往还不止这些。可是朝廷为了防止燕王造反,借守边、练兵等理由,已经把燕王府的军队调得差不多了,所以只剩下这么一点少得可怜的卫士。但是你别看只有这区区八百人,这可都是些精兵强将,是王府护卫中最精良的部分,而且都是燕王朱棣的死党,所以,虽然只有八百人,却是八百条以一当十的壮士。
这个不平静的夜晚,就在紧张的部署中度过了。第二天一早,朱棣就开始自置地方官署,那个送密旨的李友直,被任命为北平布政司参议。布政司参议是副省一级的高级官员,大概相当于今天省政府的秘书长。这对他来说可是一步登天了,从一个办事员,一夜之间当上了省级领导,这也应了那句话,叫做“乱世出英雄”。至于李友直是不是英雄,我们这里先不去说。朱棣自置官署,说明他已经不承认朝廷的命官,正式与朝廷决裂了。其实当时北平形势动乱,官府已经不能正常发挥管理作用了。次日,即七月七日,朱棣任命李友直为北平布政司参议,他下达的指令中这样写道:“昨日送张昺反词的吏,除他本司官。”这段指令说明了什么?说明当时情形是何等的紧急。朱棣只知道有一个北平布政司的办事员送来情报,但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记住,就授他北平布政司参议的官职。李友直授官后,立即被命前往杨柳青等处收粮,并且负责调集宛平、大兴的民夫去挖齐化门城壕。齐化门就是今天北京的朝阳门。这都是后来的事了,我们这里先不去说它。
这时王府外面的张昺、谢贵还不知道燕王府里已经暗潮涌动,仍在外面部署军队,监视燕王府举动,而且准备按照朝廷旨令,进入燕王府逮捕王府的官员。
朱棣已经决心起兵造反,可是眼下只有这么少的人手,怎么办才好呢?
计擒张谢
护卫千户朱能对他说:“擒贼先擒王,只需先擒为首的张昺、谢贵,其下人众再多,也无能为力了。”
这时道衍和尚献计说:“朝廷不是派他们来王府捉拿官员吗?我们正好将计就计,把王府官员开列出一个名单来,交给朝廷的内使(就是宦官),让内使召张昺和谢贵进来逮人,他们一定不会怀疑。等他们踏进王府里面,我们再下手,那时只需一夫之力,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我们再把壮士们布置在端礼门内,用来防备外面的军队,伺机而发。”
一切安排妥当后,朱棣就让人去召请张昺、谢贵。这两人听到召请后,果然心存疑虑,起初不肯前往,后来见到朝廷内使,又见到拘捕王府官员的名单,才放下心来。于是两人率众来到燕王府大门前,守门的护卫军士将他们拦了下来,按照明朝的制度,一般人众是不能随意进入王府的。所以只允许张、谢二人进入,其他随从军士,一律在门外等候。张昺和谢贵只好让其他人在门外等,两人进入王府。
要说这张昺、谢贵也实在是太糊涂了,明朝确实有制度规定,不能带随从军士进入王府,可是这都到什么时候了?谁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呀,他们这按规矩一来,就正中了道衍和尚的道了。
这两人在燕王府里见到了朱棣。只见朱棣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坐在那里。见到他们进来,朱棣就请他们坐下,赐宴行酒,招待起他们来。这两人见到这一阵势,也不好立刻发作,只得先坐下来应酬一下。
一会儿,侍从送上西瓜,那时正是夏天,西瓜已经熟了。北京的西瓜挺有名的,甘甜可口啊,朱棣拿起西瓜来,对他们两人说:“这是刚刚献来的新瓜,请你们尝尝。”他们拿起瓜来尝了尝,确实不错。可是只见燕王朱棣拿起一块瓜来,欲食又止。突然对着他们俩大声说道:“如今的平民百姓之家,兄弟宗族之间,都知道互相爱惜关心。我身为天子的亲人,却连性命都不能自保于旦夕。既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这天下之事,还有什么不可为呢!”朱棣一边骂,一边将手中的西瓜扔到地上。原来这一动作不只是他在发脾气,骂张昺和谢贵,还是他跟道衍和尚事先安排好的暗号。四周埋伏的卫士,一见朱棣发出暗号,一拥而出,张昺、谢贵哪还来得及反抗?这时才后悔没带人进来,可是为时已晚,卫士们很轻易地就把张昺、谢贵二人抓了起来。同时把作为朝廷内应的王府长史葛诚和指挥卢振也一起抓到朱棣面前。朱棣站起身来,丢掉拐杖,说道:“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迫于奸臣的陷害,不得不如此而已。”
朱棣恼恨葛诚和卢振背叛自己,毫不留情,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将这两人全家杀光。这一下,燕王府里面的人全都是朱棣的亲信了,只有一个书呆子,王府伴读余逢辰,不肯跟随朱棣起事,而且劝朱棣说,不要干出“君父两负”的事情来。“君”指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一来就触怒了朱棣,把这余伴读一起杀了。北平还有个才子杜奇,当初被朱棣赏识请入王府,也不赞同朱棣造反,劝他当守臣节,也被朱棣杀掉。这场亲叔叔与亲侄子之间的夺位斗争,从一开始就上演了血淋淋的一幕。
燕王府里都闹成这个样子了,张昺和谢贵带领的士兵们还在外面等着。他们一无所知,只听说里面的人在吃酒宴,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出来。此时天色已晚,一些军官便带着士兵吃饭去了。
等到吃过饭,还不见动静,正当大家猜疑不定之时,又传来张昺等人被杀的消息,这时北平城里大乱了起来。一个名叫彭二的都指挥使见势不好,来不及调集军队,骑马奔呼于街市,喊道:“为朝廷立功的时候到了,想得封赏的跟我来呀!”这一喊果然有效,一下就集结了千余人,急往攻打燕王府。可是这千余名士兵,乃是乌合之众,临时凑到一起,指挥不灵,到了燕王府前,正遇到王府里的护卫军士冲出来。领头的两个将士张玉、朱能很是聪明,早有目标,格杀彭二,众兵士一见主将被杀,又乱作一团,只能作鸟兽散。
八百壮士
建文元年七月六日的夜晚是一个不眠之夜,北平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张玉、朱能趁乱率领燕王府护卫杀出王府,与朝廷军队在城里展开了巷战。王府护卫人数虽少,但是十分精悍,而且准备充足,指挥有序。朝廷军队人数虽多,但远不及燕王府的护卫精悍,而且指挥混乱。主要的指挥官,战死的战死,逃窜的逃窜,剩下的军队,无心恋战,大部分都退出城外,退守到冀州、居庸关等地。到了次日黎明时分,燕王的护卫将士已经占领了北平九门中的八个城门,只剩下一个西直门一时还没有攻下。
西直门地形险要,守城门的军士们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要想靠这几百名燕王府的护卫军士强攻下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虽然朝廷的军队已经大部分退出北平城了,但仍然集结在北平的周围,随时可以调集围攻北平。所以燕王朱棣必须尽快攻克所有城门,控制整个北平城,立稳脚跟,才能保证下一步起兵的计划实施。
燕王府护卫军官指挥唐云,德高望重,平时就很受军士们的信任。于是朱棣请他出马。他就像平日一样,也不着盔甲,一个人骑马来到西直门,对守门的将士们说:“你们还不知道吧?如今朝廷已经跟燕王讲和了,准许他自治一方,北平以后就完全归他管了。你们还不赶快散了,走晚了燕王要杀人了,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有告诉你们呀。”心理战术就这么奏效,守门将士听了,信以为真,一哄而去,西直门就这样不战而获,燕王朱棣一夜之间就控制了整个北平城。
燕王朱棣之所以能够一夜之间倚靠八百人就控制了朝廷布控严密的北平城,我想其中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归为运气好,应该有下面四个主要原因:
首先,朱棣在北平当燕王已经二十多年了,在北平可谓是根深蒂固。朝廷虽然派来了不少官员,也调动了不少军队,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强龙压不了地头蛇”。燕王朱棣在北平,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地头蛇了。朝廷布置了那么多人监视,还安插了内奸,可是都起不了多大作用,倒是城中百姓、官府的办事员,自发成为燕王的同谋。
第二,燕王朱棣准备充足。虽然朝廷不断调走他的护卫,可是他还是保住了这最后的八百名精锐,成为他起事的本钱。而且他以王府为据点,在里面集中人力,打造兵器,到头来都派上了用场。
第三,燕王朱棣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相反的,朝廷方面却犹豫不决,直到最后决定下手了,也只是下令抓捕小卒,而非大王。这就使得受命执行的官员不敢采取强硬手段,给了燕王朱棣更多的机会。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朝廷方面用人不当。派去的张信叛变到燕王朱棣一方,张昺、谢贵莽撞行事,自入虎口,使得全城朝廷军队失去统一指挥,一战即溃。总之,从燕王朱棣起兵之初的这场斗争中,就可以看出双方的优劣比较,谁强谁弱,已经初见端倪了。
此时的朱棣没有喘息时间,七月初七上午即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他在起兵的动员大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他这段话中,除去说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嫡子说得不对之外,其余的话还真说得不错。封藩这件事本来就是朱元璋干的,你们既然谁也没有批评朱元璋的这个做法,可是又实施削藩,这就是有违太祖高皇帝的安排,就是没有按照太祖高皇帝的遗愿办事。那么太祖高皇帝的遗愿是怎么安排的呢?他接着又说:
《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于躬,实欲求死。不得已者,义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天行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奉天靖难记》)
这段誓词的确写得有点水平。主要就讲了两点:一是朱允炆违背了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安排;二是太祖朱元璋说过,朝中若有奸恶,可以起兵清君侧。言下之意是一切照太祖高皇帝的指示办事,就把他的起兵叛乱说成正义之师了。
朱元璋留下的那份《祖训》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呢?那段话见于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法律》一段,是这样写的: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如王不至,而遣将讨平,其将亦收兵于营,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日而还,其功赏续后颁降。
你看,这跟朱棣说的就不一样了。首先藩王若要起兵讨平奸恶,你得有天子密诏。你有天子密诏吗?不过如果朱棣硬说他有,军民百姓又怎么能够确认呢?所以,朱元璋的这个遗言,其实根本没有可行性,实在是给藩王造反制造了依据。
不管怎么说吧,朱棣总还是找到了起兵造反的理由,他不去说朱允炆如何如何,只说朱允炆身边有奸臣,于是就出师有名了。
这场誓师大会正在进行当中,天色骤然暗了下来,乌云密布,咫尺之遥人和人都看不见了。紧接着,狂风夹着暴雨就倾泻了下来。那风雨之大,让人无法站立,也睁不开眼睛。这时只听到一片砖瓦破碎的声音,大伙强睁开眼睛看去,只见王府宫殿上的房瓦都有些被刮落下来,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所有参加誓师的人都不知所措了。这也太不吉利了,还没出师,先遇上这样险恶的天气,这就意味着出师不利,老天爷不支持朱棣起兵呀。
其实,在安排这场誓师动员大会的时候,朱棣找到道衍和尚推荐的那个会占卜的术士金忠,让他占卜。金忠当然知道起兵誓师要抢时间,不能拖延,所以就说今日就是吉日,谁知天气突变,这一下让大家有点慌张无措了。
朱棣看到这种情况,完全出乎意料,惊恐之下,不由得脸上变了颜色。
正在大家有些慌乱的时候,只见从朱棣身边走来一个人,这个人身着袈裟,迎着大风大雨向朱棣拱手说道:“恭喜大王,今天真是吉祥之兆呀!”周围人听了这句话,全都静了下来。大家有点发懵,这么糟糕的天气,怎么还说是吉祥之兆呀。只听道衍和尚继续说道:“飞龙在天,从以风雨,殿瓦坠落,这预示着大王您要更换黄瓦了。”更换黄瓦是什么意思呀?原来明朝制度规定,王府的宫殿上只准用绿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才可以用黄色的琉璃瓦。说要换黄瓦,言下之意就是要当皇帝了。这还是不吉兆吗?
朱棣和在场的人听了,顿时高兴起来,原来这场大风大雨还真是一件好事,是起兵成功夺位的吉兆。
其实哪里是什么凶兆吉兆呀?北京这一带的天气,到了处暑以后,就是多变,而且多风雨,这本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当时的人迷信,看到起兵誓师之际,风雨交加,就认为不吉利。这样一来,就会士气不振,仗还没打,就先折了锐气,这怎么行。道衍和尚看出了这一点,随机应变,以他的智慧,用巧妙的解释,不仅化解了人们对这场风雨忌讳的心理,而且用换瓦一说,鼓舞了士气。
这场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之间,风雨已经停息,东方天空中的阴云稍稍散开,露出了少许的蓝天,阳光从这云层的缝隙间照射下来,万道金光,洞彻上下。这下大家更加相信道衍和尚的解释了,将士们欢呼起来,认为一切都会如同道衍和尚所说,起兵的前景必定是大吉大利的。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得不佩服道衍和尚的机智和应变能力。有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朱棣可算是如虎添翼。
这场誓师一结束,一场真正的战争也就拉开了序幕。北平城外,全都是朝廷部署的军队,这回他们也不用再监视燕王朱棣的行动了,因为朱棣已经行动了。他们将会调兵遣将,围剿燕王。这就用得着当年黄子澄安慰朱允炆时说的话了,朝廷是以天下之力,来对付藩王的一隅之力,而且朱棣就连藩王能够拥有的仅足自保的护卫也不完整了。凭着眼下这么点力量,他将如何去迎接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