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师出有名

奉天靖难

朱棣在道衍和尚的帮助下,在大风中誓师起兵,并且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他当时提出的口号叫做“靖难”,意思是平定国难,后来还在“靖难”前面加了两个字“奉天”,一下就把“天命”的帽子戴到自己头上了。“奉天靖难”,就是说他的行动是奉了上天的意志,这可谓是一箭双雕,也为他以后夺位登极加上了一个“顺应天意”的包装。这样一来,他就勉强算得上是师出有名了。

不过不管你奉天还是不奉天,其实主要目的是“靖难”,也就是要与朱允炆的朝廷打上一仗,夺取皇位。所以这一仗是一定要打赢的。打赢了,你就可以说你有天道相助了;如果输了,再说什么也没有用。

朱棣既然自称“靖难”之师,他的行动就要按照“祖训”上的要求,“训兵入朝”。于是朱棣就留下道衍和尚等人辅助他的大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自己率领一部分部下前往通州,打通南下的通道。其实朱棣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起兵后的第一仗,只能取胜,不能失败。那大家可能就要问了,你不是说他要打通南下通道吗?他去打通州,就有十足把握吗?

我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他还真的有这个把握。为什么呢?因为通州的守将名叫房胜,是当年朱棣北征时的旧部。朱棣在北平起事的当天,房胜就率所部举城响应。因此,朱棣进取通州,其实只是个形式,而且是件鼓舞士气的事情。

按理说,拿下通州,由此而南下,去京师南京“清君侧”,然后朝天子而还,这就是按祖训行事呀。朱棣一开始还真的就想挥师南下了,可是他身边的大将张玉劝他不可操之过急。这时,北平周围都是朝廷军队,虽然没有立刻进攻北平,但其实都在以守待进,等候朝廷旨令。如果朱棣率众南下,中途不利,朝廷又命军队进攻北平,到那时朱棣可真的就成了丧家之犬,走投无路了。这么说起来还真的挺让人后怕的。朱棣立即打消了南下的部署,采用了张玉的建议,先消除北平周边的威胁。在这紧要关头,后院可千万不能“起火”,老窝不能让人家给端了。

当时北平周边的朝廷军队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东边的蓟州、北边的居庸关、西北的怀来。敌众我寡,如果仅仅守卫北平,等到朝廷军队兵临城下,必然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朱棣要想取胜,必须主动出击,趁着敌人尚未准备充分之时分头击破。

他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就是东边的蓟州,他派大将朱能率师出击。蓟州守将马宣被俘而死,指挥毛遂以所部投降。蓟州陷落后,遵化(今清东陵的所在地)、密云守军都同时归附朱棣,转而为朱棣方面驻守。

应该说,朱棣起兵之初,一切都非常顺利。这与他镇守北平多年,又参与北边的出征行动有很大关系。不少将领都是他的旧部,或者曾经随他出征,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他与朝廷对峙起来,有些旧部就会站到他的一边。这种情况恐怕是朱允炆他们始料未及的。

攻下蓟州后,朱棣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居庸关。如今居庸关是长城游的一个重要去处,不少人大概都曾经去过。那里地势非常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地处南口到八达岭的一条长达四十里的峡谷之中,这条峡谷被称为“关沟”,是北平北边的襟喉门户。居庸关是关沟的指挥中枢,当时人就说这里“百夫镇守,万夫莫窥”。

这会儿,朱棣光顾在东边打仗了,可是北边居庸关的朝廷守军已经集结起来,扼关待进。朱棣得知消息后,急忙改变行动策略,回师对付居庸关守军。他对部下说:“居庸关让别人占领,就好比自己家的后门落在别人手中。如果不趁其立足未稳,尽快夺回来,等到他们增兵固守,再想攻取,可就太困难了。”

旧历七月初八,刚刚攻下蓟州,三天后,朱棣已经率军突袭居庸关下了。朝廷方面的守将没想到朱棣行动这般迅速,只好败走今天河北的怀来。

怀来的守将名叫宋忠,是朝廷方面派来对付朱棣的主要将领之一。他本来就领兵三万驻扎在怀来,为了防止朱棣起事,他又借口备边,从朱棣的燕王府护卫中抽调了不少将士,声势很大,成为对北平距离最近、威胁最大的一支朝廷军队。居庸关的溃军败走怀来后,这支军队又增加了力量,并驻守待进,成为朱棣的心腹之患。

智取怀来

朱棣找来部将,商量对付怀来守军的办法。结果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主动进攻,攻取怀来,消除后患;另一种主张驻守以待,等着怀来守军来攻。

要说起来,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也都是出于敌强我弱的考虑。主动进攻吧,并没有十足取胜的把握,万一进攻不利,徒耗兵力,再守北平,敌人乘势来攻,形势必然不利,所以主动出击有一定的风险。那就固守以待吧,固守当然会稳妥一些,但是这样一来,行动就会陷于被动了,你得等待敌人来攻。如果敌人一时不来,再等到朝廷大军汇集,就会失去战机,给自己造成困难。这是朱棣起兵后关键的一仗,到底该怎么打才对呢?这件事还真让朱棣费了几天心思。

七月初八朱棣才刚刚攻下蓟州,十一日就回师攻取了居庸关,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可是考虑如何对付怀来守军,却一直到十五日才决心行动,用了四天时间。朱棣最终会采取什么策略呢?

我们大家不妨想一想,朱棣起兵的主旨不是割据北平一块地方,而是南下京师,夺取皇位,所以他的军事部署是以进攻为主的。如果起兵之初就坐守北平,势必造成军事上的被动,闹不好北平也守不住,更不要说去夺取皇位了。

所以,经过四天考虑,到了七月十五日,朱棣决定亲率将士马步精锐八千人,卷甲倍道而进,火速奔袭怀来。我们前面说了,在怀来的守军中,有不少朱棣旧部的燕王府护卫将士,他们虽然被调来以守边之名防止朱棣起兵,但其实并没有心思真正跟燕王的军队作战。他们的家属子弟都还生活在北平城里,所以他们对北平的情况十分关注。都督宋忠当然了解军心,于是想出一个好办法。

宋忠就对部下的原燕王府护卫将士们说:“我真为你们难过呀。没想到啊,燕王这次造反,实在太狠毒了,我得到可靠消息,因为你们跟随朝廷备边,他就把你们在北平城中的家属全都给杀掉啦!”他想用离间之计激起将士们的复仇之心。果然,一些将士听了后信以为真,群情激愤。宋忠于是就下令将他们组成了一支先锋部队。既然朱棣已经率军来袭,那就摩拳擦掌,准备跟燕王朱棣的军队拼个你死我活,为家人报仇。

要说宋忠的这个计谋也不能说不是个好办法。如果能起到作用,对朱棣来说,还兴许真的会有点麻烦。可是这套办法却行不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棣早就从俘获的间谍口中得知了全部情况。

朱棣率军前往怀来,虽然出师迟延了几日,但是一旦决定就雷厉风行,当天便到达怀来附近,做好进攻准备。七月十六日,朱棣对怀来发起了进攻。燕军也组织了一支先锋部队,这支部队几乎全部由被宋忠捡选的那些燕王府护卫将士的家属组成。

等到两军阵前相遇时,宋忠那边就乱套了。因为将士们看到自己熟悉的旗帜,又看到自己的家人,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下兄弟们就在阵前相认,高兴得不得了。原来你们没死呀?原来没人被杀掉呀!大伙正高兴呢,突然有人就喊了起来:“宋都督诳我!”没错呀,这事情完全是宋忠使的计策,造的谣言。这时候朱棣这边的将士们乘机就喊起来:“大家别听信宋都督的话呀。我们本来就是燕王的人,干吗上别人的当呀?”于是群情激昂,一呼百应,一致把刀枪对向了宋忠。

先锋部队临阵倒戈,宋忠那边的阵脚可就乱了。燕军乘机进攻,渡过妫河,涌入怀来城中。朝廷守军大败,被俘被杀的就有几千人,其余全都溃不成军,四散逃亡。宋忠一看大势已去,又无路可逃,居然躲到茅房里藏起来,可怎么能藏得住呢?很快就被燕军士兵搜了出来。

就这样,朱棣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朝廷方面布置在西北边对北平的威胁被铲除掉了。

在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兵不厌诈”。宋忠用这样的办法欺骗手下将士,本来也是一种手段。只是他用得不够高明,缺少事先的侦察,安排得过于简单,没有多种准备。军情被泄露之后,也不知道。临阵事发,又无应变能力,造成指挥混乱。这当然主要是宋忠本人的无能所致,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朝廷方面用人的不当。

那么朝廷方面有没有能够胜任的人才呢?应该说也不是没有。比如这次怀来之战,宋忠部下有一支队伍,由一个名叫庄得的指挥率领。战场上发生突变后,庄得知道在形势不利、陷入混战的情况下,继续抗击只能造成更大损失。于是他指挥部队及时撤退,结果他的这支部队未受到丝毫的损失。

所以说,战争是一种军事的艺术,“兵不厌诈”、“随机应变”等种种手段都可以用,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在用,怎么用才能用好。在朱棣起兵后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这些兵家的智谋可谓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了。

怀来战后,永平守将也以城归附朱棣。这样一来,北平西边和北边的重镇就全都落入了朱棣的手中。

朝廷方面的守军只占据着更远一些的大同、大宁这些地方了。这些地方虽然也是军事重镇,但是距离北平毕竟远了许多,一时间对北平还构不成直接的威胁。

朱棣攻打怀来的时候,大同守军曾经出兵援救,但是没想到怀来失守得这么快,还没来得及救援,怀来就陷落了。于是这支军队又退了回去。另外一支前来救援的朝廷军队是大宁的守军。大宁地处喜峰口外,是朱棣的第十七弟宁王朱权镇守的地方。因为地处北边重镇,朱元璋又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所以朱权部下所属的兵力最为强大。得知朱棣起兵的消息,大宁的军马十万,就在都督刘贞等人率领下,进入松亭关,准备进攻燕军占领的遵化。遵化守将立即向朱棣告急,朱棣不敢迟疑,率军火速赶往遵化。

大宁的这支军队本来是要攻打遵化,并且与怀来守军相互呼应的。但是他们还没有攻打遵化,就得知怀来失守的消息,接着又得知朱棣率师来援,于是也就不再攻打遵化,又退回到松亭关,守关不出。

这是一件很让朱棣头痛的事情。这样一支强大的人马,虽然驻守不战,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你燕军势力虽大,但他就守关不动,就算你有百般武艺也没处使,也就没有机会攻下来。可燕军如果回师北平,他就入关攻打遵化。如果燕军集中力量攻打松亭关,对方有十万人马,一时也很难取胜。面对这样一块难啃的骨头,朱棣到底又该怎么办呢?

兵法上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朱棣于是遵此开始了他的新部署。

表面上看,大宁的这支军队是在松亭关扼关待进,等候朝廷北伐之师,然后与之形成南北夹击燕军之势,看起来的确很是可怕。但朱棣派人把这支军马的内情了解清楚后,发现也不尽然。

这支军队的主将一共有三名。头一名是都督刘贞,这个人年事已高,算得上是年老力衰,既无斗志,也无谋略,率师前来,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副手是都督佥事陈亨。都督佥事是都督里的第三等级,都督是第一级武官,都督同知是第二级武官,都督佥事是第三级武官,都属于武官里面的高级军职。这个陈亨当年曾经做过燕王手下燕山卫的指挥佥事,算是燕王朱棣的旧部,与朱棣的渊源极深。这一回奉命而来,其实根本不想与燕军作战。这支军队里的第三把手名叫卜万,是个都指挥使,都指挥使就好比今天一个省军区的司令员,地位虽然比不上都督和都督佥事,但是直接指挥军队。这个卜万与朱棣可没有什么关系,又年富力强,为朝廷效力心切,督师入关守关,对这场战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于是朱棣就盘算着,硬打吧,没有必胜的把握,再说人家守关不出,也不跟你硬打。攻关吧,难度太大,任何关口当然都是易守难攻的,更何况人家还有十万兵马。撤退吧,万一这支军队乘机入关,不仅遵化难守,还有可能威胁到北平。这左右为难的,该怎么办才好呢?苦思冥想,最好的办法,就是除掉那个最忠于朝廷的都指挥使卜万。于是朱棣就想了一个计策。什么计策呢?

巧计反间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兵法中有一个计策叫做“反间计”。《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蒋干盗书”,蒋干是曹操的谋士,赤壁大战前夕去劝降周瑜,盗走书信,结果害曹操杀了自己的两员大将。就是一个著名的“反间计”案例。

朱棣是怎么安排这一场“反间计”的呢?

他先写好了一封给卜万的书信。在这封书信里,朱棣故作与卜万素有交情的样子,用了不少称誉之辞。同时朱棣对陈亨也说了不少坏话,即史书上说的“诋毁之辞”。他让人找来一名被俘的大宁士卒,好酒好肉招待一番,还给了不少赏赐。朱棣把信交给他,藏到衣服里,说让他带回去交给卜将军。同时又找来一名被俘的大宁士卒,什么也不给他,但是故意让他窥知了对前一名士卒招待赏赐的情况,然后就把两人都放了回去。

那个没有得到赏赐的士卒,心里愤愤不平,他心想什么好事都让你一个人赚到了,我也不能让你好过。回去后就向刘贞、陈亨举报了这名士卒,把他抓来一搜,果然找到了那封书信。卜万百口莫辩,被加了个“通燕”的罪名,下到狱中,家也遭到籍没,就是被抄了家。可是真正“通燕”的陈亨,反倒被当成与燕王朱棣势不两立的朝廷忠臣。朱棣的这招“反间计”果然有效,大宁军队从此驻军不进,有陈亨暗中相助,朱棣再无东北之忧了。

一纸书信,就退兵十万。这件事简直可与《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相媲美了。

攻占了居庸、怀来,又设计阻止了大宁军马,现在朱棣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朝廷的北伐之师了。

就在这时,朱棣写了一份露布(张贴的布告),名叫《告天下将吏军民书》,就是一份给朝廷和天下将吏军民的公开信。朱棣在这份布告里面说了这样几件事情:

一、先帝去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不让我们这些做儿子的知道,又不让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奔丧?

二、先帝是闰五月初十亥时去世的,寅时就收敛入棺,七日后就埋葬。而过了一个月后,才让我们这些当藩王的知道。这期间又拆毁宫殿,掘地五尺,变更祖宗宫殿法度,这些不同寻常的做法难道不需给个交代吗?

三、听信奸臣的话,要屠灭亲王,危害社稷。诸王本来无罪,横遭大难,先后陷害五王。我派人去奏事,被用以酷刑,制造大狱;任用恶少,调集官兵围杀于我。我不得不起兵靖难。

四、如今朱允炆幼冲之龄,行乱无厌,淫虐无度,上天示警,无所省畏。

五、因为这些原因,我要号召天下将吏军民跟我一起靖难。你们如果听我的话,以后国家会平安无难,不然后悔不及。特此告知。

布告中说的这五件事,从朱元璋病故说起,提出疑问,然后说到奸臣恶少当道,迫害藩王,当然也包括太祖朝的老臣,然后再说到朱允炆幼冲之年,胡作非为,最后号召天下将吏军民跟随朱棣举兵靖难。可谓步步为营,表面上是在说奸臣,其实是在说朱允炆。你年龄小,不懂事,胡作非为,信用奸臣。这样一来,就需要我起兵平定国家之难,今后你朱允炆也就不能再管理国家了,需要我像周公辅政那样替你管理国家才行。

这份布告可以算是朱棣起兵后态度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以前他总是要装出委屈的样子,说自己是被奸臣迫害而无奈起兵,要向皇帝朱允炆说明真相,取得皇帝的理解。现在不同了,几次漂亮的胜仗增添了朱棣的自信。他已经不是靠八百人起事了,也不是只有北平一座孤城了,北平一带的许多军事重镇已经都成为他燕王的地盘。他已经可以跟朝廷叫板了。

现在轮到朱允炆和齐泰、黄子澄他们着急了。说实在话,他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当初说的那些什么以天下之力对付燕王一隅之师,都是空话大话,现在看来都不是那么回事。朱允炆找来群臣商议,大家又是七嘴八舌,主张不一。就连齐泰提出下诏书削废燕王,都有人不同意。齐泰急了,气愤地说:“名正则言顺,名其为贼,敌乃可克!”(《明史·齐泰传》)大家这才无话可说。

于是请出了朝廷中最有名气的儒臣方孝孺写了一篇诏令。这篇诏令写得确实很有水平。他是这么替朱允炆写的:我们国家和我们朱家真是不幸呀,总是有亲人图谋造反。起初是周王,其实当时就招供牵连了燕王,因为是至亲,就没有怪罪。后来是齐王,又牵连到燕王,我又法外开恩,没有处罪。如今居然起兵造反,天地祖宗所不容。我也没办法了,只能发大兵征讨。

全篇文字不长,处处指向燕王朱棣,说过去对燕王一再原谅,现在可是不能再原谅了。要对付燕王朱棣,就只有一个办法——命将出征,征讨燕师。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为什么呢?你想啊,当年朱元璋为了给他的孙子留下一个管得住的文武班子,把那些智谋勇武之士已经诛杀殆尽了。这会儿要选出一个能征惯战的将领,还真不那么容易。朝廷上下,你说这,他说那,想来想去,总算是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他真的能够胜任讨伐燕王朱棣的任务吗?

下一章

读书导航